時間:2021-03-08 09:03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E20研究院
E20研究院:報告中六次提到“綠色”,強調加快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今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將綠色、低碳、循環統一起來,提出,到2025年,綠色產業比重顯著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降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環保產業作為末端產業,在綠色發展的產業體系中,環保產業如果僅停留在處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已經形成的污染物的層面上,其發展空間是極為有限的,在全新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中,環保產業要融合發展,要升級,環保產業要改造工業、改造農業、改造一二三產業,改造物流、改變消費,這些都是綠色產業服務的核心范疇,環保產業向綠色產業升級勢在必行。(相關閱讀:傅濤:3.0 綠色產業時代已來臨 環境產業該如何把握機會)
七、碳排放多少將是衡量一個產業的綠色發展水平的重要評價標尺
“十四五”期間,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擴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促進新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中國作為地球村的一員,將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應有貢獻。
E20研究院:中國“30?60”碳排放目標提出后,政府部門在落實中央指示精神上進展迅速,對“30?60”碳排放目標的分解落實,近期對耗能大戶的節能改造要求會進一步強化。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認為,目前,在降碳方面,對于工業耗能大戶對能耗等約束性要求,環保行業還沒有。盡管單個污水廠、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減排量不大,但總量合計卻很大。環保企業作為單體較難管理,當前模式對單體設施的減排的驅動力也嚴重不足,對其提出能源損耗和資源循環方面等約束性要求,來推動單個企業落實碳減排,最終實現市政環還需要中央有關部門聯合起來,對行業制定統一的減排要求,保設施減排的整體最有解。
碳排放多少將是衡量一個產業的綠色發展水平的重要評價標尺,企業的技術路線選擇、管理水平等方面必須遵循正確的價值方向,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持續的優勢。同時,碳減排納入環保監管后,很可能對環保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環保企業一方面不要對當前減碳的收益有過高的期待而打亂自身現有商業競爭模式的運行,同時也要未雨綢繆,積極研究,盡早對未來其對行業可能帶來的變化有所布局。
以“循環集約 協同進化”為主題,由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21(第十九屆)水業戰略論壇”將于3月31日-4月1日在北京友誼賓館友誼宮聚英廳舉辦。歡迎持續關注E20水網固廢網公眾號了解論壇最新消息,了解會議詳情及報名參會請撥打下圖電話: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