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3-04 14:01
來源:生態環境部
空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處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
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及重要湖泊(水庫)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處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中總α和總β活度濃度低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規定的指導值。
近岸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處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其中海水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遠低于《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規定的限值。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處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
(二)環境電磁輻射
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規定的公眾曝露控制限值。
九、氣候變化
(一)海平面
我國沿海海平面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72毫米,比2018年略高,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2012—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均處于近四十年來高位。
(二)碳強度
經初步核算,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1.0%,比2015年下降18.8%,完成“十三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的目標。
1 富營養化狀態依據富營養化指數(E)計算結果確定。該指數計算公式為E=[化學需氧量]×[無機氮]×[活性磷酸鹽]×106/4500。E≥1為富營養化,其中1≤E≤3為輕度富營養化,3<E≤9為中度富營養化,E>9為重度富營養化。2 近岸海域是指《全國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確定的海域范圍。3 生態質量按EI值分為5個級別:優(EI≥75)、良(55≤EI<75)、一般(35≤EI<55)、較差(20≤EI<35)、差(EI<20)4 生態質量變化度分為4個級別:無明顯變化(|ΔEI|<1)、略微變化(1≤|ΔEI|<3)、明顯變化(3≤|ΔEI|<8)、顯著變化(|ΔEI|≥8)5 根據平均等效聲級數值范圍,將晝間區域環境噪聲總體水平等級劃分為5級:一級(≤50.0)、二級(50.1~55.0)、三級(55.1~60.0)、四級(60.1~65.0)、五級(>65.0)。6 本報告中所有類別、級別比例計算,均為某項目的數量除以總數,結果按照《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2008)進行數值修約,可能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類別的綜合比例不等于各項類別比例加和的情況,也可能出現所有類別比例加和不等于100.0%的情況。下同。7 根據平均等效聲級數值范圍,將晝間道路交通噪聲水平等級劃分為5級:一級(≤68.0)、二級(68.1~70.0)、三級(70.1~72.0)、四級(72.1~74.0)、五級(>74.0)。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