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1-07 13:12
來源:僑銀環保
2021年1月6日
僑銀股份上市剛好一年
這一年,僑銀股份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總結如下:譜華章,啟新程
01
中國環衛第一股誕生
2020年1月6日,僑銀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敲響了新年第一鐘,宣告了中國第一家A股上市環衛服務企業的誕生,樹立了中國環衛行業的里程碑。
僑銀股份業績增長迅速,繼1月6日上市當日收漲44.08%后,公司股價出現十日連漲停。此外,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1.9億元,同比增長39.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3億元,同比增長194.17%。
02
公司更名 新僑銀啟航
2001年公司創立以來,圍繞“人居環境綜合提升”核心戰略,一直致力于市政公用服務一體化及城鄉環衛一體化。上市之后,僑銀股份布局“城市大管家”,形成了一套全國領先的城市管理服務綜合體系。
2020年12月22日,公司在廣州舉行品牌更名儀式暨戰略發布會,正式發布“城市大管家”戰略,持續探索“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12月30日,公司中文名稱正式由“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僑銀股份”)。
03
抗疫救災,勇擔責任
僑銀股份充分發揮“城市大管家”優勢,克服了“疫情”“洪水”等種種考驗,保障了全國70多個城市的環境衛生安全。特別是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時,僑銀人始終堅守一線,近4萬員工全員在崗,冒生命危險服務城市、消毒滅臟;在全國企業范圍率先垂范“不畏懼、不退縮、不添亂、不減薪、不裁員、不離棄”,諸多先進事跡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及網絡頭部媒體廣泛報道。
04
開疆拓土,
單月合同總額近119億元
僑銀股份堅持有質量的增長,交出優異的答卷。2020年10月30日到11月30日,1個月內,僑銀股份高歌猛進,分別在貴州、湖北、湖南、云南四省斬獲4個特許經營項目,合同總金額近119億元。
10月30日,中標陽新縣靜脈產業園項目,11月3日,中標79億元湘潭市城區公共停車場和停車位特許經營(BOT)項目;11月30日,公司中標超33億的都勻市城鄉環境提升服務一體化項目,中標昭通中心城市餐廚垃圾及病死禽畜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延伸城市大管家服務邊界。
05
產業鏈升級,
中標首個停車資源管理項目
僑銀股份2020年11月3日公告顯示,公司中標湘潭市城區公共停車場和停車位特許經營(BOT)項目(聯合體成員:湘潭城發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特許經營權范圍內總投資23.11億元,項目總金額79.218億元,再創僑銀股份中標歷史最高紀錄。該項目是僑銀股份首個停車場項目,為公司發力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再添重要一翼。
06
精耕細作,
助力30個城市成功創文與復檢
在中央文明辦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及復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中,僑銀股份為其中30個城市(區)提供優質的“大管家式”服務。僑銀股份秉承“每到一城 美一城”的使命,科學籌劃、因地制宜,以最高標準狠抓落實,不惜成本助力服務的城市創文及復檢成功,持續推動城市管理向精細化邁進。
07
厚積薄發,
廣州市市本級一體化PPP項目正式運營
2020年9月28日,廣州首個環衛PPP項目——市本級環衛一體化PPP項目陸域設備驗收儀式在廣州舉行,87輛新型環衛車集體亮相,其中近20臺純電動環衛車輛,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該項目實現水陸一體化運營,機械化作業100%,是僑銀股份打造城市服務品牌的樣板,利于加快廣州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廣州市垃圾處理與環衛系統的一體化建設運營管理水平。
08
強強聯合 攜手創新
僑銀股份加大科研及裝備投資,全力打造核心技術競爭力。公司構建了智慧環衛一體化平臺,不斷升級內部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數字化管控和協同促進業務財務一體化建設,實現多維度、精細化的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攜手創新,于2020年6月12日與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共建固危廢處置與智慧環衛研發中心,對標行業技術研發熱點難點,共同推進人居環境的綜合提升。
09
資本逐浪 發行4.2億元可轉債
2020年11月16日,僑銀股份可轉債發行網上路演。公告顯示,本次公司發行可轉債擬募集資金4.2億元,主要用于環衛設備資源中心項目。這是公司上市以來的首次重大資本運作,將為公司未來業務的開拓及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10
行業標桿 榮譽滿載
憑借專業的技術能力,突出的行業貢獻,僑銀股份2020年獲得榮譽139項,同比增長34%。連續四年榮膺“中國環衛十大影響力企業”前三甲,省市勞動模范層出不窮,抗疫先鋒榮譽54項。截至目前,僑銀股份獲得國家、省市各級榮譽1700余項。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