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29 14:12
來源:生態環境部
近期中央召開了兩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中全會對“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總體要求、重點任務都作了明確部署,為編制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就碳達峰、碳中和問題進行了部署,對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提出具體的要求。我們都要認真學習領會好,堅決貫徹落實好。
“十四五”時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五年,是譜寫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的五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五年。
生態環境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深入分析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研究確定“十四五”主要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抓緊編制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總體考慮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對標美麗中國建設遠景目標,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具體來說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綠色發展引領,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生態環境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三是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四是堅持改革創新,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五是堅持穩中求進,推動重點領域工作取得新突破。
我先介紹到這里,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問題。
劉友賓:下面,請大家提問。
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成效顯著
新華社:大家好!新華社記者提問。黨中央做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要求到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請問“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堅戰能否圓滿收官,取得哪些階段性的成效,謝謝。
徐必久:謝謝你的提問。你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這個問題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能否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綠色底色的問題。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十分關心,多次召開重要會議、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幾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集中力量攻克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于2018年5月份勝利召開,大會最標志性的成果就是正式確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全面部署,這也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會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部署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同時實施七大標志性戰役。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現在可以說,圓滿完成了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明顯增多,人民群眾滿意度也是大幅提高。
這里給大家重點介紹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情況。
藍天保衛戰成效持續顯現。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可以說是有計劃、有重點、有實招、有成效。有計劃,就是全面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有重點,就是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污染物、重點時段和重點領域,在秋冬季重點治理PM2.5,在夏季重點治理臭氧。有實招,這方面措施很多,重點介紹結構調整優化、散亂污整治、清潔取暖以及監督幫扶等四個方面情況,這里給大家報一組數字,可以充分反映和體現了工作的成效,現在已經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煤電機組約9億千瓦,全國約6.2億噸粗鋼產能正在進行超低排放改造,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推進清潔取暖,已經完成約2500萬戶,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監督幫扶共幫助地方發現和解決問題27.2萬個,一組組沉甸甸的數字說明了所做的工作。有成效,大家都感受到成效很明顯,全國各地的藍天白云明顯增多,這充分體現了總書記講的藍天就是幸福。
碧水保衛戰取得重要進展。保好水、治差水,重點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好水主要是飲用水水源和良好湖泊保護,已累計完成了2804個飲用水水源地10363個生態問題的整改,治差水主要是城市黑臭水體和劣五類水體治理,全國地級及以上黑臭水體消除比例根據最新調度的情況已經超過98%,全面完成長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長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納入消劣行動的國控斷面全部消除劣五類,還有個標志性的成果,今年長江干流全面達到II類水質,同時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累計完成13.6萬個建制村的環境整治。
凈土保衛戰是穩步扎實推進。確保完成農用地安全利用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兩個90%的目標,完成了農用地的土壤污染狀況的詳查,組織開展了長江經濟帶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專項行動,同時組織開展了全國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這兩個行動對維護環境安全、防范環境風險都非常重要。堅定不移禁止洋垃圾入境,2020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這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性成果。
經過共同的努力,“十三五”規劃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九項約束性指標,在2019年已經有8項提前完成。在環境質量方面是3項,PM2.5未達標城市濃度累計下降23.1%,“十三五”目標是18%;地表水達到或好于III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4.9%,“十三五”目標是70%,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3.4%,“十三五”目標是5%??偭繙p排方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兩累計分別下降22.5%、16.3%、11.5%、11.9%,分別完成了兩個15%、兩個10%的目標。碳排放強度方面,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了18.2%,“十三五”目標是18%。
今年以來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1-11月份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9%,超額完成84.5%的約束性目標。這里還給大家報告一個標志性的成果,到今年11月份,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是34微克每立方米,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是31微克每立方米,達到了世衛組織第一階段35微克每立方米的目標值,達到這個目標是非常不容易的?,F在可以說,九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已經圓滿完成、超額完成、全面完成。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