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21 10:05
來源:瀚藍環境
七年蟬聯!
瀚藍再次獲得“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稱號!
(12月18日,2020(第十四屆)固廢戰略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瀚藍獲頒“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榮譽稱號。)
(瀚藍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榮獲“環衛最具成長性服務企業”稱號。)
“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評選由E20環境平臺作為評選組委會,組織5大評審團,包含E20評審團、專家評審團、行研評審團、媒體評審團、網絡評審團,結合7大維度(市場能力、創新能力、品牌能力、社會責任、財務狀況、新聞關注度、企業家榮譽)對入圍企業進行綜合考量,最終評選出十大影響力企業。
頒獎詞
搶抓機遇促發展,穩定優化“大固廢”戰略布局
堅持“大固廢”戰略,持續完善產業鏈,進一步優化固廢橫縱一體化布局;擁抱數字化,打造技術競爭優勢,為企業運營降本增效;打造社會責任核心競爭力,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居環保行業首位。
主題發言:遠處的燈塔,腳下的路
在本次論壇的“系統性變革下共話新機遇”發言單元中,瀚藍總裁金鐸作主題為“遠處的燈塔,腳下的路”發言。
該來的和不該來的都來了
是危,也是機
“在經歷了2018年的環保行業‘寒冬’以后,今年是‘冬更寒’還是‘春已至’?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發展和感受,但是有一點非常確定:該來的和不該來的都來了。”發言的開端,金總先分析了目前環保行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引起了同行與會者的思考。
實際上很多政策的變化,都是幾年前行業內就已經開始熱議的“灰犀牛”,包括國補退坡、環保與補貼掛鉤、更加嚴格的新固廢法、垃圾分類加快推進。對于這些該來的變化,不同細分領域的企業也許有不一樣的感知,可能是一股春風,也可能是更大的挑戰。不該來的“黑天鵝”也來了,今年的新冠疫情對整個經濟環境、國內外形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這一切該來或不該來的變化,對于環保行業來說,既是“危”也是“機”。
接踵而至的新動能
似花,也帶刺
國家的發展是一路向好的,一定有接踵而至的新動能對沖這些不該來的危機。
動能一:雙循環發展格局之下,環保基礎設施繼續“補短板、強弱項”,投入將繼續增大。
動能二:國企混改加速,不少民營企業積累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基礎得到了很好的激活和保留。
動能三:融資環境趨寬松,環保專項債、綠色金融等手段對環保企業有一定的“解渴”作用。
動能四:基礎設施REITs試點的推進,將為重資產的環保行業創造更大的空間。
動能五:股市擴容和注冊制,不少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得到了新的發展機會。
動能六: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給行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回顧環保行業的發展歷程,每一波政策變化都有對應的新動能,但如果我們不能科學、理性運用好政策帶來的機會,“鮮花”也可能成為“帶刺的玫瑰”。因此,如何用好這些新動能,也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國家頂層戰略帶來機遇和挑戰
很遠,也很近
在國家“十四五”戰略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規劃中,生態環境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占有不少的篇幅。這些國家頂層戰略將為環保行業帶來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碳中和、碳達峰的決心是明確的,環保產業的發展一定是前景看好的。但是在中期,也許會遇到“路上的迷霧”,需要謹慎把握。當然,活在當下、干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頂層設計看起來很遠,但環保行業應該從現在就開始準備了。
“十四五”將是固廢處理行業和企業發展的關鍵期
冬去春來,行業迭代
2021年到2025年,將是環保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里,將呈現出一些變化趨勢:
競爭主體:從分散到集中,從專業到跨界。跨界給了行業更多的動力,也給民營企業更多的機會,讓國企混改變得更有活力。
競爭格局:從分化到分工,從競爭到合作。未來行業的格局將會重塑,分工會更加清晰,大的企業做平臺,細分領域的企業將在產業鏈上找到自己更明確的位置。這樣的趨勢將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成本的降低。
資產配置:由重漸輕。將來可能更多的環境設施重資產掌握在政府手中,環保企業可能更多的是扮演運營管理的角色,資產配置慢慢由重資產轉變為運營、技術等輕資產。
商業邏輯:從建設到運營,從規模到質量,過去行業掙的可能是建設或圈地的錢,未來需要靠運營來賺取利潤;從原來的更多注重規模,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從低成本低規范到高成本高規范,需要以更高的運營標準促進企業的發展。從收入到利潤、從利潤到現金流,現金流是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健康增長的重要因素。從人工到人工智能,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將是環保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技術發展:從跟隨到創新,從單一到跨界。技術的發展是環保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的技術一定是靠自主創新和跨界合作而成長的,未來將有更多環保圈以外的企業和行業,創新更多的技術解決環保行業的痛點。
資本市場:從喧囂到理性。未來五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市場化改革,以及資本市場投資人機構的變化,一定會對環保行業帶來影響,資本市場將趨于理性,回歸到真正的商業邏輯上。
路在腳下,干在當下
“十四五”期間,瀚藍將戰略聚焦并調整業務結構,提出"十年百城,最受信賴的生態環境服務企業”的愿景,對標無廢城市,升級“瀚藍模式”,優化運營管理,持續技術創新,打造有機垃圾處理、危廢處理等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路在腳下,干在當下。面向未來,環保行業一定會迎來更加開放、合作的局面,瀚藍愿與各界真誠合作,走好“十四五”的每一步!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