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21 09:0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曉佳
近日,雅居樂環保以“卓越運營領航未來”為主題,舉辦了業內交流活動。在活動現場,雅居樂環保集團總裁于吉福接受了中國固廢網的采訪,他表示,目前,雅居樂環保正朝著雅居樂生態人居產業鏈的引領者大步邁進。這也是雅居樂環保下一個五年的重點目標和方向。
不知從何時起,“跨界”于環保領域來講,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細數時間線,2015年應該是環保產業迎來“跨界”大軍的標志性年份。這一年開始,環保政策紅利加速釋放,跨界而來的企業越來越多,且來頭也越來越大,涉及的行業也多種多樣,如交通運輸類企業、石油石化企業、金融企業、地產企業、通信企業等等......
也是在這個時期,地產龍頭雅居樂敏銳地抓住市場機遇,迅速切入環保產業,雅居樂環保集團(以下簡稱“雅居樂環?!?應時而生。與其他跨界布局環保的企業類似,雅居樂環保的環保布局之路,也是從買買買開始的。因此,初次涉足環保行業,雅居樂也曾遭到質疑,質疑它是否真正做產業。但雅居樂環保5年的發展積淀,讓這一質疑不攻自破。
雅居樂環保通過前期收購成熟運營項目,積累經驗、打磨團隊,快速豐滿了羽翼,迅速實現拓展-建設-運營的全鏈條自主發展,也為之后在環保領域的深度布局做好了準備和積淀。
成立5年來,雅居樂環保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2020上半年雅居樂環保集團營收增幅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8.5%,實現營業收入約8億元。不僅資產狀況良好,項目運營能力也可圈可點。除了在危廢領域做到了市場領先的位置,在能源發電、生態產業園、環保水務和生態修復等多個領域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雅居樂環保以“卓越運營領航未來”為主題,舉辦了業內交流活動。在活動現場,雅居樂環保集團總裁于吉福接受了中國固廢網的采訪,他表示,目前,雅居樂環保正朝著雅居樂生態人居產業鏈的引領者大步邁進。
這也是雅居樂環保下一個五年的重點目標和方向。
對環保的布局,緣起于清水灣
雅居樂集團布局環保業務,最初的緣起是清水灣項目。自承接清水灣項目起,十多年間,雅居樂集團匠心打造海島醇熟生活之灣,開創了旅游地產的標桿。也正是這個項目,開啟了雅居樂集團決心大跨步進軍環保產業。
在當天的采訪中,于吉福告訴中國固廢網,在清水灣項目中,雅居樂依托龐大的開發規模建設了供水與污水處置系統。與其他房企不同,雅居樂進駐陵水縣,不僅僅是開荒一座海灣、建造高樓大廈或營造幾處風景,而是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加環保、生態的居住場所。雅居樂進駐清水灣伊始,便決定出資建自來水廠,后來隨著清水灣旅游度假的人越來越多,居民產生的污水量也在攀升,又興建污水處理工程。
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環境服務投資運營商,雅居樂環保旗下海南雅居樂水務公司也一直為清水灣所在城市的居民用水、市政用水、城市污水提供更純、更凈、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隨后在不同的項目開發中,雅居樂開始意識到,‘環?!茄啪訕氛w人居產業鏈條中非常緊密的一個環節。”雅居樂環保無疑成為承接這一任務的主要力量。于吉福表示,環保產業與地產產業,兩者看似不同,實則息息相關:雅居樂環保集團布局的幾大環保領域“危險廢物處理、水務處理、生活垃圾處理”都與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有著強關聯性,當環境變得更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居住、工作、生活,項目隨之發展,獲得增值。
在步入第二個五年的關鍵節點上,雅居樂環保發布了公司發展綠皮書,明確了雅居樂環保目前定位于領先的環保投資運營商,遠期劍指生態人居產業鏈引領者的發展戰略。
于吉福表示,雅居樂對環保的布局,不僅因為“環?!笔堑禺a人居產業鏈的一個必須環節,也是因為,環保產業的業務模式可以與地產開發業務模式形成商業邏輯的互補。雅居樂布局環保產業,一方面希望通過掌握環保產業鏈的運營能力,反向強化雅居樂在城市土地一二級開發中的綜合實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環保項目穩定運營的業務屬性,與市場持續擴容的行業前景,可以成為雅居樂的業績補充。
從危廢一枝獨秀到環境服務多元開啟
雖然雅居樂初涉環保業務始于市政環保領域的清水灣水廠,但最終奠定工業環保為主的業務格局,則是選擇了相對門檻更高的危廢領域。
事實上,決定進軍環保后,對于具體涉足哪個領域,雅居樂也進行了很深入地調研,咨詢了行業相關的專家,以及企業、政府人員等數百人:2015年左右,國內污水處理、垃圾焚燒已經歷多年大戰,行業格局龍盤虎踞,而危廢處理行業相對技術門檻高、市場格局分散,具備整合與超越的空間,生態產業園和土壤修復也存在模式創新的挖掘空間,這三個市場也都處于發展初期,雅居樂作為后來者,有相對多的機會跟其他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以收購成熟危廢處置項目為開端,雅居樂環保之后的一系列市場表現,也印證了此前戰略布局的精準。截至目前,雅居樂環保下屬項目遍布了華北、華中、華南、廣西4大區域,已經進駐全國15個省份,實現了網絡化布局,項目遍布超50個國家工業重鎮。
在當天的業內交流活動現場,于吉福介紹,雅居樂環保要實現對環保產業的全面布局,已經形成了工業環保為主,市政環保為輔的綜合產業架構。其中,危廢處置業務資質規模超350萬噸/年,擁有超1900萬立方米的安全填埋場庫容,位居行業前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總規模近7500噸/日,熱電聯產規模達2000蒸噸;環保水務板塊水處理總規模近230萬噸/日,水體修復面積近75萬平方米;投資運營3個生態產業園,廣西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產業園是華南地區首個水、電、汽、熱統一供給的綜合類環保產業園;并且已在環保裝備制造與工程服務的細分領域實現突破。
雅居樂環保集團總裁于吉福在活動現場發言
在大踏步的發展過程中,雅居樂環保一直順勢而為,積極地擁抱時局。“十四五”規劃中指出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并在2035年基本實現“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钡纳鐣髁x現代化遠景目標。
“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朝新臺階邁進,未來環保工作將持續發力。由此,在目前已經取得的成績基礎上,2020年,雅居樂環保對發展戰略進行了系統的調整,目標是變危廢處置的一枝獨秀為以危廢處置為核心的多元化共同發展,并提出了“深耕主業,推進多元,輕重搭配,持續增長”的發展戰略及“一核四驅N翼”的業務布局。
“一核”意為深耕主業,危廢處置業務是目前雅居樂環保的業務根基;“四驅”分別指能源發電、環保水務、生態產業園和生態修復,聚焦危廢處置主業,協同推進其余業務齊頭并進,實現集團多元化發展,加強綜合實力。
就“一核”而言,受益于政策和公共需求的強化,危廢處置等細分領域市場需求迎來了爆發,并給予了雅居樂環保在行業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于吉福告訴中國固廢網,目前,在危廢處置領域雅居樂環保已經由快速擴張規模時代進入深耕運營時代,經過近五年的跑馬圈地,規模已居行業之首,目前首要任務是深耕運營,將存量項目運營好。同時,繼續在空白區域及戰略區域加碼投資。
就“四驅”而言,能源發電、環保水務、生態產業園和生態修復四個業務即是雅居樂環保重點加碼布局投資的業務領域。2020年新冠疫情突襲讓市場感受到剛需產業強大的抗沖擊能力,而雅居樂環保2019年便已前瞻性地進軍了能源領域,并且迅速開始實現產能轉化;環保水務方面,雅居樂環保實現了工業和市政雙輪驅動:重點聚焦工業客戶和產業園智慧水務一體化,依托印染、電鍍、醫藥等領域的豐富經驗,全面進入能源化工和煤化工領域;生態產業園項目是雅居樂環保長時間研究規劃的產物,結合地產、水務等方面的優勢,目前已經獲得不錯的成效,未來也會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生態修復是政策大力支持的領域,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未來會是雅居樂環保戰略性布局推進產業協同的重要領域。
就“N翼”而言,表達了雅居樂環保對于未來多元化輕資產業務的期待,如環境工程、環境服務等領域,都是目前雅居樂環保已經涉足或準備進入的領域。
于吉福表示,集團前期投資的項目資產重、資金占用大,未來會適當關注輕資產的工程裝備領域及環境服務、技術服務等領域,促進業務合理輕重搭配,讓集團發展走得更穩,也讓“以危廢處置為核心的多元化發展”變為“一盤棋”。
依托雅居樂集團的力量,與兄弟企業形成良性內循環
近年來,眾多地產巨頭紛紛提出了城市綜合服務戰略,進軍環保業務,而多元化產業發展也成為很多大型房企的普遍選擇。
對此,于吉福告訴中國固廢網,雅居樂環保集團理解的城市服務,不僅僅是環保的服務,而是更加廣泛的,融入雅居樂控股所有業務維度的立體式服務,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居民的衣食住行。雅居樂環保的愿景,是最終成為雅居樂生態人居產業鏈的引領者,未來可以通過出色的環保服務,協同集團旗下地產、物業等板塊,與城市共同成長。而依托強大的控股和諸多兄弟集團,產業聯動是雅居樂環保最獨特的發展潛力,也是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
雅居樂環保集團脫胎于專業的集團化地產巨頭,獲得了母公司在資本、人才與現代化管理體系的多方位支持,幫助公司在信息化與精細化管理方面積累彎道超車的潛力。隨著公司在不同環保領域的業務布局日趨完善,展望未來,雅居樂環保集團將憑借雅居樂控股天然的多產業業務架構、自身多元的人才儲備、各產業集團緊密的協作溝通機制,挖掘多產業集團共贏,構建綜合生態人居產業鏈。
此前,雅居樂控股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卓林曾表示,雅居樂環保集團的發展成效,也是雅居樂集團戰略、管理水平的體現,接下來這家年輕的環保企業也許會為環保市場帶來更多的驚喜。
“隨著雅居樂環保的日趨成熟,未來與其他兄弟產業的聯動一定會越來越緊密。”于吉福表示,未來,雅居樂環保也會學習其他產業集團的優秀經驗,了解其他產業的方向和需求,主動尋找產業聯動的合作空間,編制跨界業務之間的有機網絡,協同發展,產生1+1>2的效果。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