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28 16:02
來源:邁睿環境
10月26日,是廣東省第27屆環衛工人節暨深圳市第4個“關愛環衛工人日”,邁睿環境國內首個智能環衛機器人在位于深圳市羅湖區長嶺村的智能地埋式垃圾站亮相。在智能環衛機器人的幫助下,垃圾站清運全過程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極大地降低了環衛工人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隨著環衛清運車開進智能地埋式垃圾站,智能環衛機器人便開始了“重量級”的工作。常規的環衛清運車一車可以裝載約10個660升垃圾桶,每個660升垃圾桶滿載都有300公斤左右。傳統方式是由環衛工人人工進行垃圾桶的裝卸、傾倒和清洗工作,不僅工作量大,傾倒300公斤左右的垃圾也非常辛苦。現在由機器人來幫助他們分擔這份“重擔”,無疑是科技創新給環衛工人在環衛工人節送上的一份最好的禮物。
當環衛清運車停入指定位置、放下車上的擋板后,機器人自動前往清運車位置,將滿載的660升垃圾桶從清運車上卸下,自動雷達規劃行走路徑路線,前往地埋站內的翻料器。在現場記者看到,機器人在行走過程中不僅會對垃圾桶進行識別和重量信息采集,還會向周邊噴淋除臭液和消殺液,避免灰塵、臭味和病菌逸散。
翻料器在接收到垃圾桶后就開始自動翻料,同時通過智能視覺識別系統判斷垃圾桶是否清潔。翻料完成后,機器人自動取回垃圾桶,將識別為不清潔的垃圾桶被放入設備清洗區,由環衛工人清洗完成后再由機器人裝回清運車。整個過程只需要3分鐘左右,而通常由環衛工人操作則需要5分鐘以上。
“智能環衛機器人在對清運車進出頻次和垃圾桶重量識別記錄后,能夠進行大數據分析,對所在的垃圾站的運維和管理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和更合理的清運規劃。”設備研發單位邁睿環境研發總監王曉斌介紹,智能地埋式垃圾站的數據會被記錄在邁睿云物聯管理平臺,結合前端各個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收集的數據,就可以繪制片區垃圾量、垃圾清運效率的流量圖。在數據處理端,邁睿云將整個垃圾收集、儲運、運輸、中轉處理各節點數據收集并分析處理,對城市垃圾收集體系進行管理、控制、預判等智慧管控,進一步支撐城市智慧環衛的發展。
記者進一步從羅湖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羅湖區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下一步規劃在智能地埋式垃圾站的基礎上對垃圾站清運系統進行AI智慧化、無人化、物聯化和遠程化的全面升級。該系統為城市提供從前端收集到清運中轉的垃圾收儲全場景智慧方案,通過先進的科技與理念,為建設城市智慧環衛助力,并通過智慧環衛支撐智慧城市的建設。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