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23 09:12
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3)位于沿江1公里范圍內且不在化工園區內的極少數大中型化工企業,經評估,企業安全、環保風險較低,通過改造能夠達到安全、環保標準的,2020年12月31日前必須通過更高要求的就地技術改造達到規劃、區劃、環保和安全等相關政策與標準要求。
2.2022年12月31日前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牽頭單位:省經信廳;責任單位:省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專項戰役指揮部成員單位)
(1)位于沿江1-15公里范圍內,且已在合規化工園區內的化工企業,企業布局符合相關規劃、區劃要求,經評估,企業安全、環保風險較低,通過改造能夠達到安全、環保標準的,必須通過就地技術改造達到規劃、區劃、環保和安全等相關政策與標準要求。
(2)位于沿江1-15公里范圍內,且不在合規化工園區內的化工企業,經評估,企業安全、環保風險較低,通過改造能達到安全、環保要求的,必須通過異地搬遷改造進入合規化工園區、或通過就地技術改造達到規劃、區劃、環保和安全等相關政策與標準要求。
3.通過推進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加快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進程,促進產業結構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在搬遷改造中實施一批向產業鏈高端延伸的項目。充分利用新增乙烯、煉油副產原料,大力發展環氧乙烷、C5、C9、芳烴、丙烯、特種橡膠等特色石化產品,不斷完善和豐富石化產品產業鏈;充分利用我省磷資源優勢,專注發展高純化、超微細、具有特種功能和專用性的精細磷化工產品、磷系新材料等。(牽頭單位:省經信廳;責任單位:省發改委)
4.通過推進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在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圍繞新能源材料制備、半導體材料制備、高端精細化學品制備、高分子材料改性、中低品位磷礦利用、濕法磷酸精制等領域實施一批關鍵技術推廣應用項目。(牽頭單位:省經信廳;責任單位:省發改委)
5.加快推進化工園區循環化改造項目。圍繞提升園區綠色發展水平,打造循環型全生命周期綠色產業鏈,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廢物“零排放”,建立安全、環保、應急救援和公共服務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智慧園區。(牽頭單位:省發改委;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應急廳)
6.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通過搬遷改造,全面推進綠色標準化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努力建設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本質安全的石化工業。支持磷石膏、造氣爐渣、電石渣、堿渣、CO2等大宗工業廢物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牽頭單位:省經信廳;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
以上6方面共實施重大項目257個,估算總投資1413.05億元。其中涉及化工園區項目98個,涉及化工企業項目159個。
(三)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
以實現農村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為基本要求,重點推進農村廁所糞污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務,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就地減量、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與廁所糞污治理的有效銜接,建立糞污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整治提升農戶庭院衛生環境,加大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建設,推進村內道路和通組道路建設,清理村內河塘溝渠等,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健委)
重點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重大項目102個,估算總投資150億元。
(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
連續三年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項目,優先支持對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明確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清單中整改成效明顯、與問題整改直接關聯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按時序進度推進整改任務完成。(牽頭單位:省發改委;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廳、省林業局)
重點實施武漢南湖水環境提升工程等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重大項目10個,估算總投資106.04億元。
(五)重點流域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以丹江口庫區、洞庭湖流域和三峽庫區為治理重點,積極開展水環境質量改善和可持續發展的規劃項目,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城鎮垃圾處理及河道(湖庫)水環境綜合治理、水生態恢復等項目,不斷改善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牽頭單位:省住建廳;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
重點實施十堰市張灣區神定河流域重點支溝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重大項目27個,估算總投資19.01億元。
三、實施步驟
(一)統籌謀劃階段: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各地按照本方案安排部署,結合本地實際,對重大項目進行全面梳理,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工作措施、責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對照項目清單列出時間表、路線圖,明確關鍵環節完成的時間節點,對工程實施進行全面動員部署;省直有關牽頭部門指導地方建立滾動項目庫,編制項目實施方案,為項目實施夯實前期工作基礎。
(二)全面實施階段: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各地按照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程序,對納入滾動項目庫且符合發行條件的項目,按照財政部門確定的時間節點要求和工作流程抓緊做好政府債券申報發行有關工作,同時積極向國家和省申報有關預算投資和專項資金支持,加強統籌協調,精心組織安排,加快項目建設,確保完成行動方案規定的目標任務。
(三)鞏固提升階段: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各地對照行動方案開展自查,對標對表補短板,確保主要任務不漏項。有關牽頭部門組織完成項目驗收,財政部門牽頭組織對行動方案實施情況開展績效評價。
四、資金籌措安排
(一)醫廢危廢補短板。擬實施重大項目23個,估算總投資56.30億元,由省生態環境廳統籌推進。其中,10個項目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123億元;1個項目擬申請政府專項債券3.76億元;剩余投資由市場主體利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市場化融資等途徑籌資。
(二)沿江化工關改搬轉。擬實施重大項目257個,估算總投資1413.05億元,由省經信廳統籌推進。其中,98個涉及園區項目,總投資278.62億元,擬由各地申請發行專項債券79.79億元,剩余投資由市(州)、縣(市、區)政府統籌保障;159個涉及企業項目,總投資1134.43億元,擬使用省級財政2020年安排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專項資金2億元、省級基本建設投資2020年安排長江大保護專項資金2500萬元,剩余投資由市場主體利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市場化融資等途徑籌資。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