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14 11:03
來源:工業綠色化
作者:張星星整理
為幫助鋼鐵企業更好的進行綠色轉型升級,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綠色工廠專業委員會通過調研多家鋼鐵企業、拜訪多位行業專家及優秀技術服務方,挖掘分析了鋼鐵企業系列共性痛點問題,并研究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期待在各方的努力下,未來企業綠色發展痛點逐漸被“消滅”。本文為“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痛點”第十個痛點及解決方案簡述,后續痛點請大家持續關注公眾號“工業綠色化”,以及綠色工廠專委會后續發布的《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痛點及破解之策》,其中將會有詳細說明。
相關閱讀:
痛點:目前環保要求與政府其他要求或企業其他需求之間的矛盾
1 環保與節能之間的矛盾
經初步測算,鋼鐵企業要真正達到超低排放要求,不計環保投入,只算運行成本,一噸鋼的成本也得300元左右。這些運行成本大部分都是環保設施運行的電耗成本,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同時,大大增加了鋼鐵企業的能源消耗,使企業的噸鋼能耗水平難以達到清潔生產的要求。對于鋼鐵企業來說,既要滿足超低排放指標要求,又能提高清潔生產能耗水平是目前難以平衡并解決的痛點。
2 環保與安全之間的矛盾
目前,環保部門超低排放要求鋼鐵企業的原料場及皮帶通廊全封閉,而安全部門則要求必須留有通風口。具體實施檢查時,部分地區各自不管對方的要求,無論企業怎么做,都會被處罰。類似這些環保與安全之間的矛盾,目前也是鋼鐵企業的主要痛點之一。
3 環保檢查問題
部分地區環保檢查沒有統一規劃、沒有計劃,省、市、縣、鄉鎮多層檢查,不同部門多頭檢查,檢查過于頻繁。有時企業一天要接待多批不同檢查人員,疲于應付,影響正常生產。
檢查標準不一,檢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時兩個檢查人員提出的要求是相悖的,造成企業無所適從,不知究竟該如何做。更甚者,某些檢查組要求必須檢查出問題,造成小問題擴大化,沒有問題也要找出問題的怪象。
4 非企業控制的廠外運輸清潔管控
鋼鐵企業自有車輛可以及時更換達到要求,但對于社會車輛企業無法管控。很多企業運輸依靠社會力量,可以要求其使用國五及以上,但企業沒有能力確認其是否國五及以上,現實中存在社會車輛出具虛假國五證明,而鋼鐵企業受罰的現象。另外,是否接入鐵道,也不是企業能夠單方面決定的。目前,非企業控制的廠外運輸清潔管控方面確實是鋼鐵企業的痛點之一。
5 重污染天氣預警通知問題
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后,要求企業反應非常迅速,但經常發生貨物已在裝車運輸,行駛在公路上的情況,或是原料馬上就到企業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車輛都只能就地停駛。預警時間長短不確定,使企業生產計劃被打亂,造成一系列問題。另外,鋼鐵企業生產流程中部分工序不可能說停就停,突然的停限產有可能會導致各種安全問題,但是經常發生企業接到通知時已經在預警期間。
系統解決方案:矛盾解決方案
1、對政府部門的期望
經過分析鋼鐵企業在應對目前環保要求的方式,我們期望政府部門在制定和實施政策時:
(1)與其他部門的要求產生聯動,避免制定出相互矛盾的政策,使企業無所適從。
(2)在從國家大局出發的基礎上能夠盡可能多多調研企業的實際情況,征求企業的意見。
(3)在政策執行一段時間之后,調研企業的實際執行情況及困難,并及時做出調整,避免出現將好壞企業一桿子全部打翻的情況。
(4)提高政策實施及檢查人員的素質,避免在實際與企業接觸時的生搬硬套。
通過以上措施,爭取促進企業在綠色轉型方面的良性發展,而不是導致企業疲于應付或虛報瞞報。
2、對新技術研發的期望
造成企業目前困境的除了政策,還有技術不夠成熟的原因,如環保與節能之間的矛盾等。所以我們期望科研機構、綠色解決方案提供方及鋼鐵企業能夠共同合作,不斷研究。不斷優化工藝、開發出更加節能高效的環保設施,在滿足環境要求的大趨勢下,同時實現鋼鐵行業的高質量清潔生產等。
3、企業自身的解決方案
(1)關注各個渠道的咨詢與信息,時刻保持政策敏感性,對國家和行業的政策具有一定前瞻性;
(2)在自身條件下采用最為先進的技術和工藝,能夠滿足不斷嚴格的環保、能源及安全等各方面要求;
(3)合理安排生產與運輸,關注當地污染情況,做好隨時停限產的準備。
歡迎各鋼鐵企業針對痛點積極提供寶貴意見!
歡迎各技術方積極提供優秀技術及應用案例!
聯系人:張星星
聯系方式:13811671045(微信同號)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