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9-21 13:29
來源:光大環境
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秘書局副局長王繼堯、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副司長楊小玲等領導一行赴光大環境常州垃圾發電項目調研,實地了解關于中央文明委重點工作項目基層聯系點工作開展情況,并就推進基層聯系點建設進行了座談交流。光大環境副總經理楊仕橋陪同調研并匯報工作。
上午,王繼堯副局長、楊小玲副司長一行分別參觀了廠區新建的便民惠民設施(籃球場、健身廣場、兒童樂園、街心花園等)、科普館、秋白書苑(遙觀)圖書館、環保教育展廳、廠房垃圾吊控制室等特色區域,觀看了光大環境最新制作的宣傳片及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的互動應用演示以及環保能源、綠色環保與環保水務板塊公眾開放宣傳設施展示,并于參觀過程中聽取了我司在環保設施公眾開放、落實推進生活垃圾“五點一線”全產業鏈布局等生態文明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情況、常州垃圾發電項目建設運營和廠界開放等情況。
調研現場圖片
調研過程中,王繼堯副局長、楊小玲副司長對光大環境在環保達標排放、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化“鄰避”為“鄰利”等方面所做的努力給予高度贊賞,并代表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向秋白書苑(遙觀)圖書館捐贈了一批公眾最喜愛的“環??破兆x本”等上百種環保類書籍和雜志。
下午座談會上,楊仕橋副總經理首先介紹了光大環境發展歷程及當前各類環保業務、為促進“政企民”共建共享共治所做的工作以及常州垃圾發電項目為打造“鄰利工廠”所做的探索,并表達了以常州垃圾發電項目入選“中央文明委重點工作項目基層聯系點”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項目打造成為行業引領、宣傳教育、服務公眾、健身娛樂融于一體的城市公共服務平臺,打造成為中央文明委重點工作的調研點、觀測點和示范點的信心與決心,光大環境是美麗中國行動者!
調研現場圖片
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正祥結合國家生態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設要求,就常州項目從樹立行業文明新標桿,引領精神文明建設出新成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等方面的具體做法、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等進行了詳細生動的報告。
王繼堯副局長表示,此次調研雖時間短暫,但內容豐富,感觸很深,顛覆了以往對垃圾處理的認知。光大環境作為行業標桿,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切實擔起央企的社會責任和環保責任,是國內環保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光大常州垃圾焚燒項目作為全國唯一一座建在社區里的花園式工廠,全國首個無圍墻、全開放、鄰利型垃圾發電廠,拆除圍墻就是拆除了政府、企業與人民“心中的墻”,讓大家走在一起,貼得更近,讓百姓看得放心,住得安心,享受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福利。感謝生態環境部推薦這么好的典型,這個基層聯系點選得非常好,經驗扎實,成績突出,確實值得推廣。
針對下一步工作,王繼堯副局長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摸清生態文明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聯系,充分發揮基層聯系點引領示范作用,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引導人們爭做崇尚道德建設文明的維護者和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二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動員全社會、全民共同參與,積極構建政府為主導,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公信力,化解社會矛盾,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信心和動力。樹立創新意識,推進基層聯系點建設工作的深度、廣度、寬度。
三是探索建立基層聯系點長效工作機制。要求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認真總結每個季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開展情況,按時報送至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好的經驗做法可隨時報送。同時要求江蘇省、常州市相關政府部門共同支持、指導、服務基層聯系點的工作。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江蘇省文明辦、常州市市委宣傳部、常州市文明辦、常州市生態環境局、常州市城市管理局、常州市遙觀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光大環境安環管理部及環保能源板塊有關負責人參加上述活動。
延伸閱讀
作為國內最靠近民居的垃圾發電項目,光大環境常州項目于2008年投入運營,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800噸,每年提供上網電量約8700萬千瓦時,多年來穩定運營、達標排放,與周邊十萬居民和諧為鄰。2019年,光大環境投資1.4億元人民幣對常州垃圾發電項目實施“廠界開放+超低排放”提標改造。
2019年7月,該項目入選中組部編寫的《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發展改革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叢書生態文明建設篇,被視為破解“鄰避”困境的創新案例。2020年7月,該項目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首批中央文明委重點工作項目基層聯系點”。
項目于今年7月正式向公眾全面開放,成為國內首座建設在居民社區內、無圍墻、全開放、超低排放的“鄰利型”垃圾發電廠,真正完成由“閑人免進”到“城市客廳”的轉變,成為生態文明教育的城市課堂。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