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江蘇《儀征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發布!

時間:2020-07-21 14:06

來源:儀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近日,儀征市人民政府發布《儀征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

各鎮黨委、人民政府,各園區黨工委(管委會),市各部、委、辦、局,市各人民團體:

《儀征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中共儀征市委辦公室

儀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7月10日

儀征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根據中央“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關于持續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2020—2025年)》及《揚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攻堅戰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就垃圾分類工作提出的“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引領著低碳生活新時尚”“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按照“市鎮聯動、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示范先行、快速推進”的原則,采取黨建引領、因地制宜、系統推進、市場運作、社會共治的方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促進城鄉人居環境質量的不斷提升,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力爭我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前列。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底,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80%以上、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和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均達8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90%以上。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園林綠化垃圾處理率達70%以上。所有園區(鎮)開展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省級示范園區(鎮)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率達80%以上,其他園區(鎮)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率達50%以上。

到2021年底,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85%以上、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和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均達9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93%以上。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園林綠化垃圾處理率達80%以上。所有園區(鎮)開展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省級示范園區(鎮)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率達90%以上,其他園區(鎮)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率達70%以上。

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90%以上、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和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均達95%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96%以上。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園林綠化垃圾處理率達90%以上。所有園區(鎮)開展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省級示范園區(鎮)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率達100%,其他園區(鎮)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率達80%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構建生活垃圾“大分流、細分類”體系

1、逐步完善大分流處置體系。對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園林綠化垃圾、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等廢棄物實行大分流,與居民生活垃圾分開,單獨收運、集中處置。

2、穩步推進小分類由“三分類”向“四分類”過渡。新建小區全部實行“四分類”(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現有小區逐步由“三分類”向“四分類”轉變,并實施定時定點投放、收集。

(二)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體系

1、落實園區(鎮)垃圾分類屬地主體責任。各園區(鎮)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垃圾分類全域化工作。

2、發揮社區黨建引領作用。社區(村)基層黨組織要把垃圾分類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發揮黨員干部帶頭示范作用,統籌社區(村)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等各方力量,發動社區(村)黨員骨干、熱心市民、志愿者等共同參與,宣傳、引導、監督居民垃圾分類投放工作。

3、落實小區物業企業責任。物業企業要把生活垃圾分類及與之相關的投放設施管理等工作作為小區物業管理的重要內容,要主動接受行業主管部門和社區對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檢查,積極配合垃圾分類收運單位的工作,做好對小區居民的宣傳、引導、監督工作;無物業的單位宿舍區由社區統籌權屬單位共同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4、落實公共機構內部責任。公共機構要明確專門部門、專人專職負責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宣傳發動、督查考核、臺賬記錄、信息報送等工作。

5、落實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辦公場所、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所有權人、實際管理人或經營管理單位為責任人;有物業管理的小區,物業公司為責任人;無物業管理的小區,屬地社區(村)為責任人。投放管理責任人應按照相關規定設置垃圾分類收集站點、配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明確生活垃圾分類監督員,推選樓棟長擔任桶邊指導員,負責分類投放的指導、監督和投放設施維護等工作。

6、規范設置分類投放收集站點和設施。在新建小區、公園、道路、農貿市場和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中,同步規劃、建設垃圾分類投放設施。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小區、社區(村)、單位應優化布局,設置垃圾箱房等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站點,合理配置投放設施。

7、完善激勵機制。推廣智能化分類收集設施,搭建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平臺,通過建立居民“綠色賬戶”“環保檔案”、積分兌換等方式,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投放的積極性,進一步拓寬積分線上線下用途,實現線上購物、線下積分兌換,兼顧不同需求。

(三)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系

1、建立專業化收集隊伍。根據垃圾分類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建立“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4支收集隊伍。鼓勵采取市場化方式,建立完善各類垃圾收運隊伍。

2、實行專車運輸。根據生活垃圾分類需求,更新配齊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車輛。按要求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車輛進行分類標識規范涂裝,有計劃地配置垃圾分類新能源車輛,實現生活垃圾密閉化運輸。

3、建設區域性環衛綜合體。各園區(鎮)要按照環衛綜合體設置標準和功能,做好中轉站新建、改造、提檔升級工作,增設環衛工人休息點、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有害垃圾暫存點、可回收物歸集點、廚余垃圾中轉或處置設施,有條件的應當配備滲濾液處置設施和新能源車輛充電設施等。

4、利用技術手段實現垃圾分類全程監管。結合“智慧城管”建設,將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餐廚廢棄物、有機易腐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大件垃圾、其他垃圾等垃圾收集信息及運輸車輛作業信息、生活垃圾終端處置信息等納入平臺監管。

(四)構建生活垃圾分類協同處置體系

推進處置終端項目建設,統籌規劃、集中建設一批垃圾分類資源化、無害化功能性處理設施,構建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體系。

1、各園區(鎮)完成1座有機易腐垃圾處理設施。逐步建立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單獨收運、處理體系。

2、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中心處理能力。加快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中心實體化運作,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3、建成廚余垃圾處理廠。2020年,完成廚余垃圾處理專項規劃編制;2021年,啟動建設;2022年,投入運行。

(五)構建治理回收體系

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融合,建立健全再生資源回收源頭計量統計系統,鼓勵現有垃圾分類企業做大做強,兼營再生資源回收業務,可采取設置智能回收箱、預約上門回收等方式,最大限度方便市民投放可回收物。

(六)構建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控制體系

1、探索源頭減量措施。積極推動凈菜和潔凈農副產品進城,推動快遞、銷售行業實現“綠色”包裝和材料再利用。積極推動使用菜籃子、布袋子,規范外賣行業管理,減少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等使用。有效限制賓館、餐飲等服務性行業使用一次性用品,在餐飲服務行業倡導節約文明用餐,減少餐廚廢棄物產生量。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和全裝修成品住宅,減少裝修垃圾產生量。

2、禁止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中投放非生活垃圾。工業企業應嚴格執行生活垃圾分類規定,禁止將一般工業固廢和危廢混入生活垃圾。

(七)構建生活垃圾分類可復制體系

1、公共機構強制實行“四分類”。全市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人民團體、社會組織,車站、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實行生活垃圾“四分類”。指導各國有企業和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經營場所,比照黨政機關積極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要求。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各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容器配置和分類投放實效等進行檢查,建立“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

2、開展示范片區建設。以小區、社區、園區(鎮)為單元,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城鄉一體化建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以點帶面,逐步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向深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推進

1、成立推進領導小組。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快形成“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市、園區(鎮)、社區(村)、小區(莊臺)四級聯動、協同高效的生活垃圾分類運行體系。市級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分管副書記、分管副市長為執行組長,各園區(鎮)、市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城市管理局,具體負責垃圾分類的政策制定、督查指導、考核評價等工作。(詳見附1)

各園區(鎮)參照市級成立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研究落實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所有任務、項目的實施和資金保障工作。

2、實行掛鉤聯系制度。市級機關單位與結對共建社區共同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實行結對指導幫助,給予資金、技術方面的支持。(詳見附2)

3、實行實體化運作。從各成員單位抽調專人單獨集中辦公,具體負責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

1、加大對垃圾分類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資金投入,根據年度目標任務,納入市、園區(鎮)兩級財政預算。同時,積極爭取省級專項獎補資金。

2、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采用政府購買服務、PPP模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垃圾處置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服務。探索特許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參與垃圾處置。鼓勵第三方服務企業,開發垃圾分類溯源平臺軟件,實現對前端垃圾分類的定性,對中端垃圾運輸的定位,對末端垃圾處理的定量,通過二維碼追溯,做到分類底數清、線路明、可追溯。

(三)全民發動參與

1、全方位宣傳推廣。充分利用市級媒體,開辟垃圾分類專題欄目,積極發揮垃圾分類實訓教育基地作用,采取制作宣傳片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建立廣泛的宣傳主陣地。在公共機構和商業中心、公交站點、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場所大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和公益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濃厚氛圍。

2、動員家庭積極參與。編制《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手冊》《生活垃圾分類指南》等宣傳手冊,采用入戶宣傳和現場引導等方式,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增強市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和自覺性,促進市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習慣的養成,提高市民分類投放的準確率。

3、培育志愿者隊伍。因地制宜開展培育生活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工作,建立“市、園區(鎮)、社區(村)”三級志愿者隊伍,分批次、逐月開展對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幼兒園、社區、村組、物業等集中宣傳培訓,指導和規范生活垃圾分類,組織、引導志愿者深入小區、公共場所等區域開展面對面宣傳、指導,不斷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的覆蓋面和質量。

4、培養青少年兒童自覺意識。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家校社”實踐活動,依托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平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以生活垃圾分類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公民意識和良好的文明習慣,充分發揮“小手拉大手”的潛能。

(四)嚴格監督考核

1、市政府將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和減量工作納入各園區(鎮)年度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將市級機關單位與結對共建社區同考核。污染防治攻堅辦公室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體系。市文明辦將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與文明單位評比掛鉤。

2、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開展督導、督查、考核,每季度通報全市工作進展,確保責任落實。各相關部門每月28號前上報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工作建議至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編輯:陳偉浩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