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11 09:17
來源:中國固廢網
盈峰環境發布《環衛工人收入現狀及環衛裝備替代人工發展潛力白皮書》,白皮書提出:不斷開發機械化環衛作業的新產品、不斷推進環衛服務行業的裝備替代人工、不斷提升環衛工人使用機器的工作技能,是從根本上改善環衛工人生存現狀的有效途徑。
疫情之下,有一群穿著亮橙色的“逆行者”奮戰在環境衛生保障的第一線,這些“橙衣天使”和“白衣天使”一樣,疫情期間組成了抗疫前線的生命之墻,阻斷病毒的蔓延,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據統計,疫情防控期間,武漢市共有3.6萬名環衛工人奮戰在環衛保障一線,其中2400余名環衛突擊隊員在全市部分定點醫院、30余個方艙醫院、400余個隔離點從事保潔和醫療廢棄物的協同處置工作。
而在平日里,他們就是平平凡凡的環衛工作者,默默無聞的忙碌在大街小巷。環衛工作者被贊為“城市的美容師”,而環衛工作群體薪酬福利低、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惡劣、工作風險大、老齡化嚴重、受教育程度低等老生常談的一系列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近日,環衛行業龍頭企業盈峰環境肩負社會責任首度發布了《環衛工人收入現狀及環衛裝備替代人工發展潛力白皮書》。
通過《白皮書》對環衛工人收入的調查可以看到,環衛工人收入雖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整體水平仍然普遍較低,僅僅略高于最低工資標準。這與環衛行業本身屬于人力勞動密集型,而環衛作業又基本沒有技術門檻不無關系。隨著環衛市場化的推進,管理效率及作業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職業化進程推進過程中,環衛工人的待遇以及工作環境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環衛工人的待遇問題,改善環衛工人的工作環境,降低環衛工人的工作風險,提高環衛工人的工作認可度,提高環衛作業的機械化程度是必然趨勢。近年來,我國環衛作業機械化趨勢明顯,機械化清掃面積由“十一五”初期的8.2億平方面快速發展至“十三五”初期的60.2億平方米,復合增速高達22.07%。目前我國環衛作業機械化率已基本達到中級水平,但距80%的全面階段仍有提升空間。機械清掃相對于人工清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環衛作業的效率與效果,同時對環衛工人的作業技能及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環衛工人需要不斷的進行技能培訓,掌握各種設備操作技能。從掃帚人力清掃到使用設備(環衛車)到駕駛機器人,環衛工人工作的榮譽感也隨之提高。對于環衛企業而言,以機械化作業獲得成本及效率優勢,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難度,提高作業質量及效果,長期效益來看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及風險。而對于環衛工人而言,作業技術門檻的提高及人均產值的提升,在收入水平和工作環境上都將有大幅度改善。當然,機械化的推進不能一蹴而就,一定區域內的用工減少并不會直接導致裁員,肩負社會責任的環衛企業應當將機械化替代的一部分用工調整至需要更多人工的精細化工作中。從區域發展來看,經濟較發達地區,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市政投入較大,更有利于環衛作業機械化向新能源化、無人化、小型化發展。須強調的是,機械化提升的目的并不是擺脫人工用工負擔,而行業整體的發展,對社會、對企業、對從業人員都將是有益的。
白皮書PDF全文下載鏈接地址:
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plate=szse&orgId=gssz0000967&stockCode=000967&announcementId=1207728567&announcementTime=2020-05-09%2015:16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