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08 17:04
來源:環保圈
這方面,事實上也的確存在,很多省級環保集團的董事長都來自于省政府環保廳,或者卸任后又出任省環保廳廳長。
不過,項目招投標方面,國家有招標投標法來管理,即使是省級環保集團,也必須依法參與競標。
其實,環保企業與其指責別人融資能力強、政府關系好,不如做強做大自己,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就像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馬輝說的:“
環境產業不是投資型產業,也不是基建型產業,它歸根結底是一個“技術服務型”產業。其核心是“服務”,要把污染治理好,實現環境的改善,而不僅僅是“砸錢”。
因此,對于環保企業來講,最重要的還是加強自己的“硬核能力”,就是核心技術、核心產品和核心服務能力。只有擁有了“獨門絕技”,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有未來發展的空間。
畢竟,如今的環保產業已經走向了結果導向,環境治理最終還是要解決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哪怕有再多的資金,再強的政府關系,也沒有用。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