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5-08 13:07
來源:環創科技
昨日,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陳勇院士團隊與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環創科技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推進“移動式醫療廢物清潔熱處置技術與裝備”研發。
簽約儀式現場
處理廢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廢物,無需轉運到集中處理點,可等待移動式裝備“上門”,實現就地、無害化處置,這都將在此次項目合作后成為現實,填補行業空白。該項合作還得到鐘南山院士團隊和廈門大學的支持。
【亮點】
就地處理 避免運輸帶來的污染風險
“技術開發靠需求牽引,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對醫療廢物的快速高效安全處理,提出了高要求。”陳勇院士長期從事有機固體廢物能源化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研究與開發,他告訴記者,團隊早在2001年就研發出了醫療廢物清潔熱處置技術,此次攜手環創科技、鐘南山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移動式醫療廢物清潔熱處置技術與裝備”,旨在將技術集成,轉化為產品,助力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
省去運輸等中間環節,直接就地處理,是該裝備的一大亮點。陳勇院士說,傳統的醫療廢物處理方式是打包、收集后,統一運往集中點進行處置,時間長且操作冗雜,在移動或長時間放置過程中可能產生污染問題,有一定的風險。“我們將醫療廢物處理裝備設置為移動式,一個點、一個點地對醫療廢物進行就地處理,可有效避免因運輸帶來的污染風險。”
廈門大學副校長江云寶見證了簽約儀式。他表示,此次合作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推動廈門“三高”企業站在醫療廢物處理細分領域的技術前沿。廈門大學在生物醫學、環境工程、化工等學科有豐富的研究積累,期待與陳勇院士團隊、環創科技進一步深化合作。
【外觀】
一個集裝箱大小 可實現氣體達標排放
此次合作分工明確:陳勇院士團隊提供醫療廢物清潔熱處置技術,鐘南山院士團隊為系統提供除塵裝置,環創科技團隊負責裝備集成。陳勇透露,裝備從外表上看類似常見的垃圾處理車,大小相當于一個集裝箱。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從廢物收集到熱處置再到尾氣處理,都可依托裝備完成。
具體到處理過程,主要是“將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廢物在高溫下熱解氣化成為可燃氣,可燃氣在二燃室內充分燃燒,并經過脫酸、脫硝、除塵等凈化器,實現氣體的達標排放”。
陳勇院士表示,將技術轉化為產品的過程中,團隊將進一步完善包括熱處置方式、尾氣排放處理、醫療廢物收集等技術,進一步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和能力。
【幕后】
嫁接高端智力資源 提升企業競爭力
此次項目是環創科技與陳勇院士“環保先進裝備制造”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又一碩果。環創科技是一家專注固廢處理設備研發、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去年5月,環創科技與陳勇院士簽約共建“環保先進裝備制造”院士專家工作站。一年來,陳勇院士團隊與環創科技在垃圾源頭判別裝備研發、廚余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技術、生活垃圾自動分選裝備、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置技術等系列關鍵裝備研發方面進行聯合攻關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環創科技董事長郭子成表示,院士專家工作站已成為公司創新的一面旗幟。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嫁接高端智力資源,不僅有助于企業的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更有助于企業捕捉前沿技術,搶占價值鏈高端位置。此次“移動式醫療廢物清潔熱處置技術與裝備”合作將推動環創科技在固廢處置領域再上新臺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