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27 09:18
來源:中國水網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曾在在多個論壇上說過,環境企業家是當前社會中最有情懷的人。不僅因為他們本身在從事著一項公共服務事業,還在于他們眾多人心中那種執著的對于“天藍水清”夢想的堅持。新冠疫情,讓各行業發展受到影響,環境產業也難以例外。在E20環境平臺之前對環境企業家的采訪中,很多企業領導者對產業的熱情和對事業的理想讓人敬佩。這里特別開設“企業家談創業”專題,為大家展示他們鮮活的創業故事,以及背后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堅持,供大家參考,希望一起祝環境產業有更美好的未來。今天特別發布江蘇博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陳銀的創業故事。
相關閱讀
朱陳銀
初創篇
記得2007年8月份離職在無錫創立博泰環保時,還像一個稚氣未脫的青年,25歲的年紀儼然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經常被客戶開玩笑:“童工又來了”。非常感謝在前單位的工作經歷,給了我不少機會,做過技術、干過工程也跑過銷售,付出了很多,成長也很快。那時比較理想主義,因為一些理念不同,2007年8月決定離職按自己的想法做點事,當時面對前公司和客戶的挽留,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的離開。
面對一無資金二無市場三無核心技術的開局,開始是沒有方向的,僅僅是下了決心把自己給扔出去了而已。沒有項目那就從服務開始做起,技術出身有基礎,之前公司是做系統工程的,那就從系統中一些設備的改造開始。做方案、提資、更換備件再調試,合同都很小,工作都比較細碎,有些工況還比較臟,但也是因為做這些大公司不愿意做的小活、臟活、累活,讓我們一家“三無”創業小公司活了下來。從一開始我們就確定了自己的品牌“博泰環保-BOOTEC”,堅定的按自己的初心去做,這個品牌還是在離職后的過渡期,在客戶項目現場簡易會議室里自己手工設計的,借鑒了我喜歡的一家德國公司的命名方式,也符合國內習慣,一直沿用到現在都沒有改過。
直到2年后的2009年,公司才有了一些新項目的設備合同,而這意味著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產工作了,之前因為定單的不穩定,都是采取的代加工的模式,交期和質量控制都不太穩定。
發展篇
時間到了2011年,隨著業務的逐步增加和穩定,對生產場地的需求不斷加大,雖然當時公司的整體實力還比較弱,但經過長遠的考慮和收益計算,明確了自己投資土地廠房的想法,一來可以擴大生產規模,二來可以穩定生產人員,之前四年搬了3次工廠,感覺實在太差,不利于穩定人員,不利于公司發展。看了幾個地方,當時鹽城的招商政策比較優惠,土地價格也比較低,人員也相對比較熟悉,就拿了近40畝土地,可以建設1萬平米廠房,預留了未來5年的發展空間。
建設新工廠時的壓力很大,但新工廠實際對公司的發展戰略也有很大的導向作用。2013年初,1號廠房3000平方建成投產,很快發現做的產品太雜,交期太慢、質量也不穩定,因為之前大部分的設備都是設計好外協生產的,對生產管理的感知力不強。壓力之下,開始痛苦轉型:減少產品種類、減少設備型號、放棄工程類訂單,專業生產刮板輸送機及配套產品。不過當時的轉型很成功:定單緩慢增長、產能逐步增加、品質較大提高,人員穩定,發展進入滯漲階段,3至4年間一直在一個區間內波動。
提升篇
溫水青蛙煮了4年,期間思考了很多問題,學習了很多工具,也探索了不少方法,感覺經營公司還是找不到好的感覺和大的動力。2016年下定決心,跑到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報考EMBA,系統學習管理知識。面試比較順利,但為了通過全國研究生聯考,還把丟了數年的啞巴英語給撿起來,這個成了整個學習過程中最難的一個環節。好在復旦的課沒有白上,也不是說學到的知識很快發展了作用,而是眼界的開闊對自己的促進更大,意識到自我滿足是自己發展最大的阻力。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很強大,當年的營業額就翻番,并且堅定了專業化的信心。
2017年,博泰環保第一次參加了上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環保展,之前一直都是去看,那時才意識到要參展,因為教授說了:既要埋頭做事也要抬頭看天。也是在這次展會上,和E20有了第一次正式的交流和接觸,了解了行業和大環境的現狀和未來方向。當時就決定了要加入這個平臺,之前都過于關注產品和公司本身,對外面的行業不了解,也沒有精力去了解,公司就像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方向,時間不能說過太高。加入E20后,自然也參加了E20商學院舉辦的環境產業CEO特訓班,學習了傅濤老師的戰略十步法和商業模式七式,印象比較深,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對我們后來做行業戰略調整提供了數據和方法論。當時還在上復旦管院的課,上海、北京兩頭跑,還得兼顧工作的事情,幸好當時的管理團隊已經起來了,為了上課提前實施了放權+激勵的政策,在業績快速成長的同時,沒有出什么問題。
2018年,首次過億,對博泰環保整個管理團隊來講,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同時意味著原有的管理框架和方法很難完成量級的提升。為了增加產能,2017年底,收購控股泰州中泰環保,一家做非標設備的前供應商,收購后專業生產斗提機類產品,為鹽城工廠專業生產刮板輸送機騰出了不少產能,而專業化以后的中泰環保,2019年的產值就比2018年增長了200%,這也為之后的發展路徑明確了方向。
2020年,開年就遇上了新冠肺炎,在政府防疫防控指導和政策服務下,2月17日,博泰環保開始復工,但實際停工時間超過1個月,真正恢復90%以上的產能要到3月底了,因為原材料進不來,貨物也發不出去。好在我們在這幾年走了一條專業化的道路,所有刮板輸送機已經標準化和模塊化,就利用了工廠所有可用的資源,把所有可用的材料全部生產完成,讓所有員工都有班可上,有工作可做。后來射陽日報記者成杰來公司采訪公司復工情況并上了當日頭版,用的標題就是“因為專業,所以硬核”,我認為這用來給我們做總結還是挺適合的,在環保行業產品多且雜的環境下,我們堅持專業化做輸送機的戰略是正確的。占地面積110畝的輸送機智能化工廠正在建設中,相信博泰環保將在專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