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22 16:42
來源:天津市生態環境局
日前,《天津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公布,詳情如下:
為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 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要求,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會同相關部門起草了《天津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于2020年4月27日前,就《天津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和建議,修改意見發送至zhaomin15@tj.gov.cn郵箱,并注明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望積極參與,并感謝支持!
附件:天津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天津市生態環境局
2020年4月20日
天津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為落實《國家發展改革 委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要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長效管理機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努力建設美麗天津。
(二)基本原則
突出重點,有序推進。強化源頭治理,抓住塑料制品生產使用的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分類提出管理要求;綜合考慮各領域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實施路徑,積極穩妥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創新引領,科技支撐。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研發推廣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產品,培育有利于規范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污染的新業態新模式。
多元參與,社會共治。發揮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政府監督管理,加強政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在全市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供應鏈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四)禁止生產、銷售的塑料制品
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五)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
1.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全市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城鄉結合部、鄉鎮和農村地區集市等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2.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全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3.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2年底,全市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過設置自助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方式提供相關服務;到2025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4.快遞塑料包裝。到2025年底,全市范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三、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
(六)推廣應用替代產品
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購物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方便群眾生活。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建立集貿市場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產品。在重點覆膜區域,結合農藝措施規模化推廣可降解地膜。
(七)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
強化企業綠色管理責任,推行綠色供應鏈。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要加強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并向社會發布執行情況。以連鎖商超、大型集貿市場、倉儲、電商快遞等為重點,推動企業通過設備租賃、融資租賃等方式,積極推廣可循環、可折疊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勵企業采用股權合作、共同注資等方式,建設可循環包裝跨平臺運營體系。鼓勵企業使用商品和流通一體化包裝,建立可循環物流配送器具回收體系。
(八)增加綠色產品供給
塑料制品生產企業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生產符合相關標準的塑料制品,不得違規添加對人體、環境有害的化學添加劑。推行綠色設計,提升塑料制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積極采用新型綠色環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質量控制標準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強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研發,降低應用成本,有效增加綠色產品供給。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