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02 14:32
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新冠病毒(COVID-19)引發的大流行疫情如海嘯一般席卷著全球。隨著疫情在多個國家持續蔓延,其對人類健康和經濟的影響日益加劇。我們敦促各國政府將廢物管理視為當前緊急且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務,確保對醫療廢物、家庭垃圾和其他危險廢物進行妥善管理,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其對健康和環境造成潛在的二次影響。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應急狀態下各類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出現井噴式增長,包括攜帶病毒菌的口罩、手套和其他防護設備,以及未受污染但被棄置的醫療廢物。這些廢物如若管理不善,可能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無法預料的“連鎖反應”。因此,確保廢物得到及時、安全、無害化處理處置,是有序、高效應急響應的重要一環。
對生物醫療廢物實施有效的管理,需要按照適當的程序對廢物進行識別、收集、分離、儲存、運輸、處理和處置,并做好消毒、人員保護和培訓等其他重要環節。《巴塞爾公約關于生物醫療廢物的環境無害管理技術準則》提供了廢物管理的關鍵信息和實踐指導,助力各國政府最大程度地減少廢物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有關如何安全處理和最終處置醫療廢物的更多資源,可參詢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網站。該網站列出了一系列指導文件和最佳做法。
在當前的緊急情況下,也需確保生活垃圾的安全管理。醫療廢物,例如受污染的口罩、手套、使用過的或過期的藥品以及其他物品,很容易與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但實際上它們應該被視作危險廢物進行區別對待,不僅要與家庭垃圾分開存放,還要由市政當局或廢物管理運營商進行專業收集和處置。《巴塞爾公約關于醫療廢物的事實清單》詳細說明了回收或處置此類廢物的具體準則。
《巴塞爾公約》締約方目前正就“完善家庭垃圾管理”制定一份指導文件,尚未定稿。初稿或將征求相關方的指導和建議。
巴塞爾、鹿特丹和斯德哥爾摩公約執行秘書羅爾夫?佩耶(Rolph Payet)表示:“社會各部門正在齊心協力,共同對抗病毒,力爭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程度地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和經濟產生的影響。為了有力應對這一巨大且前所未有的挑戰,我敦促國際、國家、城市和地區的各級決策者們,對醫療廢物和家庭垃圾的管理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將其列為優先事項予以應對,盡一切努力確保廢物得到妥善管理,以使這些潛在危險廢物流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編者注
關于《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
該公約是關于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最全面的國際環境協定,具有全球普遍性,目前共有187個締約國。該公約總體目標是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危險廢物及其他廢物的不利影響,公約的適用范圍包括因其來源和/或成分及其特性被界定為“危險廢物”的各種廢物,以及被界定為“其他廢物”的兩類廢物(家庭廢物和焚化爐灰)。
《巴塞爾公約》、《鹿特丹公約》和《斯德哥爾摩公約》秘書處(BRS Secretariat)服務于這三大主要多邊環境協定,致力于管理危險化學品和廢物,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
原標題:廢物管理:全球戰“疫”背后的另一場硬仗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