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湖南關于《湖南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方案 (2020—2025年)》的通知

時間:2020-03-19 09:54

來源:中國水網

湖南省日前發布關于《湖南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方案 (2020—2025年)》的通知,提出共筑南嶺生態安全屏障。共同保護“一山一江”生態格局,共同推進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推進環境污染聯防聯控聯治。

1584583229171641.png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湖南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方案(2020—2025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3月2日

(此件主動公開)


湖南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方案

(2020—2025年)

為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大灣區)建設國家重大區域戰略,進一步深化與大灣區合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切實發揮湖南“一帶一部”優勢,全面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充分把握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和溢出效應,務實推進交通、產業、科技、生態、民生等領域對接合作,以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開放合作,進一步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加快推進湖南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便捷高效對接通道。

1.加快建設高速鐵路大通道。規劃建設廣清永高鐵,加快建設張吉懷高鐵、常益長高鐵,加快推進長贛高鐵和呼南高鐵(湖南段)邵永、襄常、益婁段前期工作,加開直達香港、廣州、深圳、珠海等地高速列車,建設湖南至大灣區3—5小時便捷通達圈。

2.推進高等級公路互聯互通。加快京港澳高速公路(耒宜段)擴容工程、臨武至連州、道縣至連山等高速公路規劃與建設,全面打通省際公路斷頭路,暢通湖南至粵港澳公路運輸通道。

3.加快航空網建設。提升黃花機場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構建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加快長沙機場改擴建,湘西、郴州機場建設,以及新建婁底機場、遷建永州機場前期工作,加密長沙、張家界等地至大灣區主要城市的航線航班。支持常德航空口岸申請臨時開放。

4.加強信息領域合作。加快互聯網國際出入口帶寬擴容,促進與大灣區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政務服務、電子口岸、信用建設、交通、空間地理、農產品市場、應急指揮等領域信息資源共享。推進自主計算機及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和產品應用,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支持大灣區企業參與湖南省級大數據中心建設。

(二)推進現代產業協同發展。

5.大力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加快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提升綜合承載能力。依托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長株潭衡試點示范城市群、“兩山”、“兩帶”特色創新高地等,重點打造岳長株潭衡郴戰略新興產業承接帶。支持張家界市、懷化市、湘西自治州等市州建設面向大灣區的生態文化旅游康養產業帶。

6.推動先進制造業全產業鏈對接。緊盯大灣區全球大數據硅谷和國際數據經濟創新中心建設,加強與大灣區先進制造業及科技創新對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打造自主可控計算機及信息安全、航空航天、新型輕合金、碳基材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機械、基因技術及應用、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軍民融合等全產業鏈。支持共建特色產業發展聯盟。

7.精準對接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瞄準大灣區對優質農產品的市場需求,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湘江源”蔬菜區域公用品牌。扶持智能化溫室大棚、作業機械、水肥一體化、生產加工智能可視化系統、產后處理、倉儲及冷鏈物流等現代化設施設備建設,建設湖南“湘江源”優質特色蔬菜、環洞庭湖區外向型冬春蔬菜及武陵山、雪峰山、羅霄山高山反季節蔬菜等優質蔬菜生產基地。依托優質地方畜禽品種資源,打造永郴衡婁邵“優質湘豬”產業集聚區、湘中南優質家禽產業帶和郴州永州預制菜基地,全方位對接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將供大灣區農產品納入“身份證”管理,為大灣區提供豐富多樣、綠色生態、優質安全、供需穩定的“菜籃子”產品。

8.建設對接大灣區現代物流體系。著力提升長株潭國家物流樞紐地位,建設長株潭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懷化、郴州、岳陽、衡陽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重點建設現代物流集聚區、新型特色專業市場、跨區域多式聯運中心、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推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集成應用,推動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支持至大灣區的全貨班機和國際鐵海聯運“五定”班列發展,加快建設農產品直供大灣區集散中心,鼓勵企業依托大灣區各類開放性平臺建設境外營銷渠道、海外倉。

9.務實發展“飛地經濟”。支持大灣區相關主體通過托管、股份合作、產業招商等方式與湖南合作共建產業園區,積極探索完善“飛地經濟”產業合作園區稅收征管、統計分解和利益分配機制,打造“飛地經濟”示范區。鼓勵與大灣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實施資源互補合作。

(三)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

10.積極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支持企業、機構和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在深圳、廣州、佛山等創新資源集聚地設立離岸科創平臺,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離岸創新聯盟,發展“科創飛地”。加強與大灣區科技合作,探索“異地研發孵化、駐地招才引智”協同創新模式,實現“孵化在大灣區、產業化在湖南”、“研發在大灣區、生產在湖南”。

11.推動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支持與大灣區共建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研發平臺,開展重大技術聯合攻關,共同培育建設若干技術轉移中心。加快推進湖南粵港澳科創園、大數據產業園等創新平臺建設。加強中醫藥領域合作,共同推進中藥標準化認證、中醫藥技術研發和中醫藥養生保健產品開發。

編輯:王媛媛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