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4 09:11
來源:中國水網
此次疫情,對不少行業產生影響,很多企業遭遇困難,政府也積極出臺政策予以支持和鼓勵。環境產業關涉民生,也身列其中。在疫情期間,企業都遭遇了什么問題?如何應對的?疫情過后,還會有什么影響?在遭遇困難的同時,行業整體會有哪些變化?作為產業縱深服務平臺,帶著這些問題,E20環境平臺特別向標桿企業的掌門人叩問,采訪他們克服困境的道路,找經驗、談應對、觀未來,撥開迷霧,金聲玉振。在此致謝。后續E20旗下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微信和網站,將持續發布此系列訪談結果。今天特別發布系列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彤的專訪內容。
相關閱讀:
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朱彤
1、疫情對于中環裝備業務是否產生影響?
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300140)(以下簡稱“中環裝備”)所處的環保行業屬于充分競爭的市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國內各個行業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樣,中環裝備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對正常工期的影響。全國大部分企業的復開工時間延遲至2月10日以后。同時,根據各地的疫情防控有關政策和措施,各地員工到崗情況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此外,中環裝備有部分長江大保護相關項目位于湖北,是此次疫情重災區,在目前情況下還無法復工。
二是受疫情影響,生產物資的物流運輸不暢,企業復工后的防護物資也比較緊缺。
三是受疫情影響,項目回款進度、融資計劃進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因此,一季度到上半年,公司各項工作和經營目標面臨很大的挑戰。
2、對于環保裝備市場,您判斷會因為疫情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疫情的突發對整個社會都帶來了沖擊,對環保行業也影響很大。從環保裝備領域來說,我認為,這次疫情之后,客戶端的需求會在以下五個方面體現創新變化要求:
一是智能化需求。智能化環保裝備在突發情況下所展現的可遠程操控性、數據收集的快速和準確性,以及大數據分析所帶來的決策精準性等方面的優勢都是未來客戶的更高要求。智能化環保裝備、環保大數據資源上升到社會大資產層面,都會真正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
二是生物技術、綠色技術的需求。疫情之后從城市到農村的環境治理,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對環境健康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環境治理的有效性、可靠性、持續性都需要生物技術、綠色技術等技術的支撐。各類廢棄物、污染物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趨勢需求必然會推進生物技術、綠色技術在環境產業的應用發展。
三是新材料和化學技術耦合相關技術需求。新材料產業與環境產業的推進是雙向互動、耦合前進的過程,新材料及化學技術以技術創新優勢“立體化”參與環境產業的發展,未來將是雙贏的發展趨勢。
四是應急環保資源調控的需求。比照此次應急醫療物資的調控,目前來看,相應的環境風險應急保障物資等資源僅作為數據產生單元孤立存在,資源管理分散,還不能有效協同利用,未來對相應環保資源的應急調控也會走上議事日程。
五是綜合治理能力的需求。未來社會公共管理對綜合治理能力的需求一定是越來越強的,公共醫療衛生領域如此,環境治理領域也必然如此。環境治理不能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狹隘視角,必須要綜合考量、綜合治理。因此,對環保企業專業化要求的同時,綜合治理能力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
3、疫情過去,對于企業來說,當前最缺的發展要素是?
此次疫情對整個社會經濟造成很大沖擊。環保裝備制造類企業的成本、庫存及資金壓力會比較大。因此,當前最缺的發展要素首當其沖是資金。無論是國企還是中小民企,資金的穩定都是保證企業正常運轉的保障。
其次,依前所述,疫情之后,客戶端對環保領域需求的變化都會集中表現在對科技創新技術的需求,因此,新技術也是應對未來行業發展變化最缺的發展要素之一。
再次,企業管控能力也是應對未來變化的發展要素之一,如何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為客戶提供有效的綜合治理方案都是企業管控能力的體現。
4、面對各種變化,中環裝備有哪些應對思路和具體措施?
面對環境產業內外部的各種變化,中環裝備順應變化趨勢,適時調整經營思路,從戰略、科技、管控等方面做好應對措施。
戰略方面:公司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和創新,堅持在企業變革中謀求“聚變擴張”和“裂變轉型”,將戰略調整為“A+2N”(即A+Bn+Cn)業務組合,其中A代表智慧環境、生態大數據及智能制造業務;Bn代表基于現代生物技術和綠色技術的裝備業務;Cn代表基于新材料的能效裝備和大氣治理業務)。
在戰略微調的過程中,中環裝備注重抓好新舊動能轉換,用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科技方面:公司堅持實施科技強企戰略,搭建了“雙總線”科研管理總機制。在“雙總線”整體架構下,搭建了由研究院、科技管理部、科技委員會組成的“三位一體”科技研發體系,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并在此基礎上耦合外部研發聯盟。加大科技投入,引進科技人才,培育科技創新能力。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