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21 09:18
來源:E20圈層
項目概況
“垃圾分類”的核心,在于①.居民的參與水平;②.分類垃圾的走向;③.分類垃圾的減量。在前端分類收集、中端分類運輸、后端分類處置成為共識,政府管理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垃圾分類的數據化、可溯源、可分析,成為垃圾分類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本項目,針對垃圾分類的運營與管理需求,實現了從硬件到軟件、從線下到線上的整體解決方案。
1、針對居民參與的前端分類收集,通過數據化實現“三率”(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的數據化跟蹤與評價;
2、針對終端分類運輸,實現全過程分類溯源;
3、針對后端分類處置,實現數據跟蹤與全過程比對;
4、完整的實現居民參與水平、分類垃圾走向、分類垃圾減量程度的數據化跟蹤與呈現,為垃圾分類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項目技術工藝概述
(1)技術工藝名稱
①IoT物聯網平臺
②大數據分析平臺
③地理信息平臺
④云計算平臺
(2)工藝原理
IoT物聯網平臺,連通各種類傳感單元/智能設備,對元數據進行采集;
大數據分析平臺,對分類數據進行處理、管理、分析;
地理信息平臺,結合動態數據實現業務網格化管理;
云計算平臺,結合業務場景,通過實時動態運算,滿足全場景業務需求;
(3)工藝特點
物聯網應用:在垃圾分類運營各環節,全面接入物聯網芯片與設備,實現分類垃圾的數據追溯;
數據化分析:通過數據挖掘與分析,全面知曉居民參與情況、分類垃圾產生量、分類垃圾走向等數據;
可視化呈現:通過可視化展現,幫助管理者動態掌握垃圾分類工作情況。
低成本運營:解決方案秉承提高數據化管理水平、減少運營支出的思路,合理的在垃圾分類運營過程中規劃與使用適當軟硬件配置,實現項目的低成本運營。
工藝流程圖
項目亮點
亮點1:運營低成本低
相比較“智能箱”解決方案的高成本、使用率低、局限性大的現狀。本解決方案使用了低成本設備與芯片的軟硬件技術,在保障四分類全覆蓋、居民高參與的提前下,運營成本保持在較低水平。
亮點2:分類數據采集與展現
解決方案支持“四分類”數據的全面采集、分析與可視化展現。
亮點3:高擴展性
具備多種場景、設備、運營模式的服務能力,滿足不斷變化的運營需求。
亮點4:通過大規模應用考驗
本解決方案已支持20萬戶以上居民的垃圾四分類運營,經受住大規模、高穩定性應用考研。
項目實施效果
(1)社會效益
垃圾分類是全民參與的社會化行為,居民參與的有效性,有效的分類運輸與處置,是垃圾分類成敗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具備數據化管理、挖掘與分析的能力,尤為重要。本解決方案能夠幫助運營者與管理者掌握垃圾分類前端分類收集、中端分類運輸、后端分類處置的全環節情況,真正為“垃圾分類”這一社會行為提供幫助。
(2)環境效益
垃圾分類的初衷,是為了減少垃圾填埋與焚燒量,提高可再生資源利用水平,降低環境污染。有效的垃圾分類數據跟蹤與管理,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剛性能力。本解決方案,能夠幫助政府、企業從前端分類到后端處置實現全鏈條管理,為“垃圾減量”目標提供助力。
(3)經濟效益
本解決方案,核心之一是對于各類垃圾產生的源頭與走向進行數據化跟蹤,為“誰污染,誰付費”這一未來環境保護經濟體系的運轉提供堅強保障。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