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3 09:16
來源: 僑銀環保
11月30日,由僑銀環保牽頭運作的廣州市李坑綜合處理廠建成,項目日處理廚余垃圾能力達1000噸,是當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廚余垃圾處理項目。
啟動儀式現場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邢翔、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陶鎮廣、各區城管局、白云區住房建設和交通局、白云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中國人民解放軍31626部隊、太和鎮政府,永興村村委領導一行、項目合作單位、項目公司代表出席建成儀式。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邢翔致辭
儀式上,邢翔副秘書長指出,李坑綜合處理廠建成,是廣州垃圾分類和新一輪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值得慶賀的大事,是破解“垃圾圍城”困局的重要實踐。要繼續抓好新一輪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堅決打好打贏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這場突圍戰,切實保障好廣州美好生活環境。要繼續抓好“樓道撤桶和定時定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各項具體工作,深入宣傳動員,積極推動城鄉垃圾分類全覆蓋,確保全市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再上水平。
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陶鎮廣發言
目前,廣州2座大型生物質處理項目已投產運行,廣州市一級處理設施已具備每天超過3000噸的生化處理能力。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陶鎮廣介紹,預計到2022年,廣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3萬噸/天,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隨著李坑綜合處理廠建成,廣州離生活垃圾零填埋又進了一步。
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春介紹項目基本情況
李坑綜合處理廠位于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永興村李坑垃圾填埋場北側,實際用地面積約54畝。項目采取BOT模式建設,由中標企業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潔綠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項目公司——廣州僑綠固廢循環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并負責該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僑銀環保執行總裁張春介紹,項目總投資約4.1億元,日處理廚余垃圾1000噸,采用的主體工藝路線為“大件分選+熱水解+壓榨制漿+厭氧消化+廢水處理+沼氣發電”。廣州市李坑綜合處理廠的順利建成,將有效解決整個廣州市8% 的生活垃圾出路問題,對完善終端垃圾處理設施、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邢翔副秘書長、陶鎮廣局長等人一行參觀廠區
餐廚垃圾處理與垃圾分類是關乎社會發展的長期民生工程,僑銀環保有志與業內同仁、全社會聯動起來,不遺余力將廣州市李坑綜合處理廠項目打造成為全國廚余垃圾處理示范項目,更好地推進這項事業,為國內垃圾分類、有機廢棄物處理貢獻力量。
相關閱讀: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