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18 09:59
來源:工業綠色化
作者:汪茵
承擔社會責任,激勵員工創新
李濤談道,追求經濟效益是企業的合理訴求,但是華潤金蟾藥業作為一家央企,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承擔社會責任。他認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不矛盾,在許多情況下,開展綠色改造、清潔生產項目有利于企業在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
華潤金蟾藥業建立了激勵機制,鼓勵員工參與企業技術改造,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此外,華潤金蟾藥業還專門設置了公眾開放日,聽取群眾建議,有效發現廠區存在的問題,及時改善,促進企業綠色發展。李濤介紹道,華潤金蟾藥業每年在綠色發展與清潔生產領域的投入達1千萬左右,并聘請第三方機構對企業環境進行監測。
對未來綠色工廠發展的建議
針對綠色工廠創建工作目前的進展,李濤表示,目前雖然在部分地方省市,綠色工廠申報成功企業可獲得一定程度的獎勵,但在國家層面,尚未有實質獎勵。
國家在稅收、財經、產業政策方面,對“綠色工廠”企業的支撐力度不夠,缺乏強力的引導作用。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作為千年大計,企業應當積極相應承擔相應責任。但同時也應看到,追求綠色發展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成本,企業也因此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壓力,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投入幾百萬進行綠色改造。
如政府可以在此給予足夠的政策、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引導與支持,企業或許會有更多的動力,而不是將綠色發展當做一個應付檢查的口號,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讓一些真正注重綠色發展的企業,避免因為成本增加在價格競爭中失去優勢,處于不利地位。
政府應該推出相關措施,讓綠色發展不僅成為法律的基礎規范,也成為一些真正“綠色工廠”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獲得“綠色工廠”的企業可以在技術、服務和產品,以及招投標方面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機會,同時獲得相應的綠色獎勵。這樣,更好地激發企業實現綠色發展的動力,強化大家的決心。
另外,綠色工廠的社會影響力與公眾了解度不夠高,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還不夠完善,無法對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綠色工廠有不同的認證層級,如果能推動綠色工廠的品牌化,加深社會大眾的印象,使綠色工廠標識與安全、綠色化、負責任的企業形象相關聯,幫助企業提升知名度與美譽度,甚至在一些評選中,綠色工廠企業具有優先資格,就可以極大地促進綠色工廠創建工作的開展。
李濤表示,華潤金蟾藥業愿意與制藥行業內外的廣大企業分享華潤金蟾藥業在廢氣、廢水、設備改造升級等方面的綠色發展經驗,希望通過綠色工廠專委會,與其它企業一起來推動綠色工廠創建工作的開展。華潤金蟾藥業未來還將在節能、降耗、環保、智能制造等方面加大投資,持續轉型,承擔社會責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