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31 14:05
來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近日,發布《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2018年度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評情況的通報》,詳細介紹了2018年度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具體詳情如下: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2018年度
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考評情況的通報
吉政函〔2019〕88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長春新區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根據《吉林省2016—2020年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工作實施方案》(吉政發〔2016〕21號)規定,按照省政府要求,省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評工作領導小組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及梅河口市、公主嶺市政府2018年度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進行了全面考評,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2018年,全省各地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推進美麗吉林建設的重要抓手,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2018年,各地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吉發〔2018〕33號),統籌打好藍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濕地“五大保衛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空氣環境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優良天數比例89.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2個百分點。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干流水質保持穩定,遼河流域水質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全省輻射環境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值范圍之內。土壤環境質量平穩。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良好。全省實行總量控制的四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所下降,達到年度考核目標要求。
二、年度重點任務完成較好
各地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有序推進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扎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積極配合開展省級督察,高質量完成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年度整改任務。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藍天保衛戰成效顯著,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黑土地保衛戰全面啟動,青山、草原濕地保衛戰深入開展。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水平,加強生態環境空間管控,落實排污許可制度,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嚴格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生態環境領域改革不斷深化,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改革統籌推進,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大格局初步形成。
三、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目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總體上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大氣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水環境形勢嚴峻,遼河、飲馬河等流域水環境污染仍然較重,2018年,全省劣V類水體比例高于國家要求12.5個百分點。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壓力較大,成效尚未穩固,仍屬于氣象敏感型。在“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原煤散燒治理、秸稈禁燒、揚塵管控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生態破壞問題比較突出,各地整改工作開展仍不平衡。在“綠盾”行動和侵占破壞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中,大量毀林、毀草、毀濕生態破壞問題尚未完成整治。
四、考評結果
根據2018年度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評結果,一等單位為白山市政府、長白山管委會;二等單位為通化市政府、梅河口市政府;三等單位為吉林市政府、松原市政府、白城市政府、延邊州政府。以上單位均不發放獎金。
五、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地、各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以“五大保衛戰”為“主戰場”,以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為抓手,以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為底線,建好機制、打好基礎、抓好項目,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努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吉林樣板”。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19年10月28日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