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30 14:43
來源:生態環境部
剛才這位記者朋友提到,明年我們國家將主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近期,我們經與大會秘書處協商,也征得締約方相關國家的同意,確定會議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鮮明的世界意義,也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成就的高度認可。
第二,我們的生態治理體系實現了由粗放到嚴密的歷史性轉變。70年來,我國生態保護監管體制由過去的從屬到現在的獨立、由分散到系統,尤其以2018年組建生態環境部為標志,形成了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生態保護監管體系。比如制度建設方面,生態文明寫入黨章、寫入憲法,生態保護紅線列入環境保護法,生態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近期中央發布《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生態補償等制度也得到了逐步落實。應該說,生態保護監管的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建設不斷增強。
第三,我們的自然生態保護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70年來,我們國家建立了2750個自然保護區,其中國家級有474個,自然保護區的總面積達到147萬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占到我們陸域國土面積的15%。如果算上我們國家別的保護地加在一起,我們各類自然保護地是11029處,這些面積加在一起占到陸域國土面積的18%。也就是說,我們提前實現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到2020年保護地面積達到17%的目標。
第四,我們的生態狀況實現了由局部改善到總體改善的歷史性轉折。70年來,我國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的生態保護工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創新開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性生態保護修復,開展了國土綠化行動,不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顯著提升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質量。我給大家報告一下,全國的森林覆蓋率已經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僅約8%提高到目前的22.96%。還有一些監測數據顯示,近20年來我國新增植被覆蓋面積約占全球新增總量的25%,居全球首位。
當然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生態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一是森林、灌叢、草地、濕地這樣一些自然生態空間被擠占嚴重;二是部分區域生態退化問題依然突出;三是生態系統脆弱,存在生態風險隱患;四是優質生態資源供給和人民群眾需求還有較大差距,我們的人均森林面積和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建立完善我國的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守住守好生態保護紅線,堅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持續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試點,不斷提高我們的監管能力和水平,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堅實的保障。謝謝。
新華社記者:我們注意到,最近兩年關于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報道常常見諸報端,社會關注度很高。請問,您怎么評價中央環保督察發揮的作用?另外,我們也注意到有些地方存在“督察來了就重視,督察一走就放松”這樣的現象。請問,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謝謝。
李干杰:謝謝你的提問。翟青副部長是分管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的,請他來回答這個問題。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
翟青:謝謝新華社記者同志的提問。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這項工作開展三年多來,從2015年年底試點到2017年,實現了所有省份的全覆蓋,2018年我們對其中20個省份的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今年上半年,對6個省份和2家中央企業進行了新一輪的例行督察。
這項工作開展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各地各部門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認識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當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得到了貫徹落實;還有“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發展要管環保、管行業也要管環保,工作責任體系初步建立起來。這些年,全國各地涌現出一批環保書記、環保市長。應該說,在思想認識上所發生的這些根本性深刻的變化,是做好生態環保工作的重大基礎,非常重要。
第二,工作作風實現重大轉變。這幾年督察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我們生態環保領域正風肅紀的過程,通過嚴肅查處一些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甚至是假裝整改的突出問題和典型案例,推動生態環保工作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正像剛才李干杰部長講到的,當前環保數據準了,環保任務實了,環保干部隊伍敢于擔當、敢于碰硬的鐵軍精神、鐵軍素質、鐵軍形象顯著提升。特別是在督察過程中,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貫穿于督察的各環節、全過程,確保督察工作能夠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招和硬招。
第三,推動解決一大批問題。第一輪督察解決老百姓身邊的問題大約15萬個,并且通過督察報告、專項督察等方式,推動各地解決了2100多個比較大的生態環境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我們了解到,也是地方多年來想解決的一些生態環境問題,地方借著中央環保督察的機會,推動解決這些問題。應該說,這些問題的整改得到了群眾的歡迎和稱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宣傳貫徹、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的落實情況,作為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剛才記者同志問下一步怎么辦?我們將繼續深化新一輪的中央環保督察,繼續堅持問題導向,敢于較真、敢于碰硬,切實解決問題;繼續堅持群眾路線,大力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另外,繼續堅持徹底的信息公開,保障群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謝謝。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