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05 09:06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傅濤
太原西山曾是太原市歷史文化遺存的重點區域,也是近當代山西省煤炭、電力、焦化等工業的發源地。多年的過度開發,西山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自我修復能力幾近衰竭。2008年太原市做出了西山地區綜合整治戰略決策,進行機制和模式創新,充分調動了社會資本的參與積極性,很好地解決了政府資金不足的問題,最終實現了“山體增綠、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政企民三贏,成為“兩山經濟”實踐的典型案例,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2018年,國家正式批復太原以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今年8月,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也選在太原舉行。十年間,西山從昔日的”滿目瘡痍”變成今日綠色遍野的旅游勝地,其中有太多政府、企業等參與者的嘔心瀝血和辛勤付出。本文為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兩山經濟》作者傅濤博士有感于太原西山的生態治理成就而作,以向參與者致敬,并供讀者參考。
有西山愚公者,居太行之西,呂梁之東,汾水之畔。
昔北山愚公因阻塞之故,得帝之助,移太行于晉冀之交。太行實乃寶山也,藏煤千億噸,劣者亦藏石灰石膏之料。
眾人得其妙,往采之取之,歷百余年,余料置于山側,山體畢露,洞穴縱橫,生態植被盡毀。山壑復充以城市垃圾,滿目瘡痍。
經年累月,傷及地脈,萬年神泉止涌,千年九河斷流,遇有風起,揚塵蔽日,以西山最甚。
西山愚公,數十載燒鍋爐,略有資產。睹西山生態之日下,痛心疾首,夜不能寐,立志植樹于西山,亦復補數十載燒爐之心痛。
乃聚眾議之,有智叟曰,以己之力,憑己之資,不足植樹西山之一隅也,何況萬里西山呼。愚公答曰,今有官府倡導,植樹百畝者,予廿畝用地回補,得以經濟持續;吾若先行有成,必有來者,西山有限,而來者無限,可持續也,久而久之,則西山必治。智叟無以對。
愚公遂舉畢力植樹,得千五百眾,積十余載,投十余億錢,盡付于西山玉泉。風餐露宿常態,坍塌滑落無懼,艱難困苦不殆,創獨峭壁植樹之特別工法,植六百余萬余株,百余種類,兼得官府調水源修環路鼎力相助,逾五百五十萬株得活,立于山巔,山巒盡綠,適逢春夏,萬花畢現,姹紫嫣紅,成玉泉山公園勝地。
眾紳觀植樹有成,西山漸綠,率十余企業入而助之,西山二萬公頃成綠被公園。
晉陽民眾驚嘆西山舊貌換新顏之巨變,逾百萬眾驅往樂享,得美好生活,遂交相稱頌。
州府樂見有成,奏于帝都,帝感其誠而勉之,授可持續發展示范,遣六部助之,西山綠水青山可待也。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