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04 14:12
來源:生態環境部
HJ819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
HJ942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總則
HJ944排污單位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技術規范總則(試行)
HJ2042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導則
《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5號)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令第48號)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環監〔1996〕470號)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環發〔2008〕6號)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危險廢物焚燒排污單位pollutantemissionunitofhazardouswasteincineration指焚化燃燒危險廢物使之分解并無害化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
3.2許可排放限值permittedemissionlimits指排污許可證中規定的允許排污單位排放的污染物最大排放濃度(或速率)和排放量。
3.3“3T+E”燃燒控制“3T+E”combustioncontroltechnique指通過控制燃燒溫度(Temperature)、煙氣停留時間(Time)、湍流度(Turbulence)、過量空氣(Excess-Air)有利于焚燒中有害物質的分解并減少焚燒中二噁英等污染物生成的方式。
3.4非正常情況abnormalsituation指生產設施非正常工況(如焚燒爐烘爐、啟停爐、設備檢修等)及污染防治(控制)設施非正常狀況(如故障等引起的達不到應有治理效果或同步運轉率等)。
4排污單位基本情況填報要求
4.1一般原則
排污單位應按照本標準要求,在排污許可平臺填報相應信息。排污許可平臺未包括的,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有規定需要填報或排污單位認為需要填報的,可自行增加內容。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增加需要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的內容,并填入排污許可平臺中“有核發權的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增加的管理內容”一欄。
4.2排污單位基本信息
排污單位基本信息應填報單位名稱、是否需要改正、排污許可證管理類別、郵政編碼、行業類別、是否投產及投產日期、生產經營場所中心經緯度、所在地是否屬于環境敏感區(如大氣重點控制區域、總磷總氮控制區等)、是否位于工業園區及所屬工業園區名稱、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意見文號(備案編號)、地方政府對違規項目的認定或備案文件文號、主要污染物總量分配計劃文件文號、顆粒物總量指標(t/a)、二氧化硫總量指標(t/a)、氮氧化物總量指標(t/a)、化學需氧量總量指標(t/a)、氨氮總量指標(t/a)、涉及的其他污染物總量指標等。填報行業類別時,危險廢物焚燒排污單位應選擇“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N77)”“環境治理業(N772)”中的“7724危險廢物治理”類別。
4.3主要產品及產能
4.3.1一般原則排污單位應根據本標準要求,在排污許可平臺中填報主要生產單元名稱、主要工藝名稱、生產設施名稱、生產設施編號、設施參數、產品名稱、生產能力及計量單位、年生產時間及其他信息。
4.3.2主要生產單元、主要工藝、生產設施及設施參數排污單位主要生產單元、主要工藝、生產設施及設施參數填報內容。
4.3.3生產設施編號排污單位填報內部生產設施編號,若排污單位無內部生產設施編號,則根據HJ608進行編號并填報。
4.3.4生產能力及計量單位生產能力為危險廢物設計焚燒處置能力及設計主要產品產能,不包括國家或地方政府予以淘汰或取締的處置能力及產能。處置能力計量單位為t/d;主要產品產能中熱力產能計量單位為GJ/a,電力產能計量單位為kWh/a。
4.3.5設計年生產時間按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意見或者地方政府對違規項目的認定或備案文件中的焚燒爐年利用小時數填報,單位為h。若無相關文件或者文件中未明確相關內容的,按照焚燒爐5實際年利用小時數填報。
4.3.6產品名稱包括電力、熱力,如不涉及電力、熱力等產品可不填報。
4.3.7其他排污單位如有需要說明的內容,可填報。
4.4主要燃料及輔料
4.4.1一般原則排污單位應根據本標準要求,在排污許可平臺中填報主要燃料及輔料種類、設計處置(消耗)量及計量單位、燃料及輔料信息等內容。
4.4.2種類燃料種類:危險廢物、助(混)燃的其他固體/液體/氣體燃料(包括煤、油、氣等)。輔料種類:工藝過程和廢氣、廢水污染防治過程中添加的化學藥劑,包括脫酸劑(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脫硝劑(尿素、氨水等)、活性炭、其他堿類、鈉鹽、耐火材料、污水處理投加藥劑等。
4.4.3年處置(消耗)量及計量單位燃料處置(消耗)量計量單位為t/a或m3/a,輔料計量單位為t/a。按設計值填報。
4.4.4燃料及輔料信息焚燒的危險廢物填報水分、灰分、硫含量、有機氯含量、熱值、廢物類別。助(混)燃用燃料中,燃煤填報灰分、硫分、揮發分、低位發熱量。燃油和燃氣填報硫分(液體燃料按硫分計;氣體燃料按總硫計,包括有機硫和無機硫)及低位發熱量。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填報值以收到基為基準(揮發分填報值以干燥無灰基為基準)。活性炭填報噸入爐危險廢物設計消耗量,計量單位為kg/t。按設計值填報。
4.5產排污環節、污染物及污染防治設施
4.5.1一般原則
排污單位應分別填報廢氣和廢水的產排污環節、污染物及污染防治設施等信息。廢氣包括生產設施對應的產排污環節、污染物種類、排放形式(有組織、無組織)、污染防治設施(污染防治設施名稱及工藝、編號、是否為可行技術)、有組織排放口編號及名稱、排放口設置是否符合要求及排放口類型等。廢水包括廢水類別、污染物種類、污染防治設施(污染防治設施名稱及工藝、編號、設施參數、是否為可行技術)、排放去向、排放口編號及名稱、排放口設置是否符合要求及排6放口類型等。
4.5.2廢氣
4.5.2.1產排污環節、污染物種類、排放形式及污染防治設施排污單位廢氣產排污環節、污染物種類、排放形式、污染防治設施及排放口類型填報內容見表2。污染物種類依據GB18484、GB16297、GB14554等標準確定,揮發性有機物以GB16297中的非甲烷總烴作為綜合控制指標,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發布或修訂相關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執行標準后從其規定。地方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有更嚴格要求的,從其規定。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