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02 09:0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艷茹
維拓環境的英文名稱是“Wintop”,帶著一股昂揚的勁頭。維拓環境的行事風格也與企業名十分相稱:早年,公司的主要領域是建筑工程中的鋼膜結構;隨著這一市場從藍海變紅海,維拓環境結合自身在鋼膜結構方面的優勢,果斷轉戰到新興的廢臭氣收集與凈化市場。
維拓環境廢臭氣收集與凈化系統
維拓環境作為國內最早進入廢臭氣收集凈化領域的企業之一,憑借先進的技術與豐富的業績,已然成為了廢臭氣收集與凈化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雄厚的研發實力及近百項專利發明,能提供方案、設計、加工、安裝、運營的一站式服務。業務涵蓋污水池加蓋密閉、廢臭氣及VOCs凈化處理、垃圾轉運站異味治理、充氣膜建造與運營等。維拓環境深耕廢臭氣收集凈化領域多年,積累了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玖龍紙業、亞太森博等一大批優質客戶,并于2015年11月25日正式掛牌新三板,2016年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而在2018年下半年,維拓環境開始著手醞釀第二次業務拓展與延伸。近日,維拓環境總經理楊燕在接受中國固廢網采訪時表示:“隨著污水廠建設的日益精細化,包括半地下、地埋污水廠的出現,雖然廢臭氣收集與凈化仍有廣闊市場,但增長速度勢必會放緩。”在危機感的作用下,維拓環境分析了當前產業形勢并結合自身優勢,選擇了垃圾分類及生活垃圾末端處理:“人口在增長,生活水平在提高,垃圾產量會越來越多。在國家大方向的指引下,垃圾分類及末端細分處理,無疑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市場熱點。”
維拓環境充氣膜項目
與第一回相似,這次轉型也有著業務上的連續性。“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臭氣處理的問題,存量垃圾處理過程中也會涉及到如何防止臭氣逸散、如何治理臭氣的問題,這個是居民關心的,也是政府關心的”。維拓環境作為除臭與充氣膜領域的“老行家”處理這些難題自然不在話下,加之維拓環境垃圾處理人才與技術儲備,正式進軍垃圾分類處理領域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楊燕認為,當前垃圾分類概念已全面熱起來了,目前對于維拓環境來說,或許切入正當時,現在國家高度重視,維拓環境將可以乘著政策的東風,結合自身優勢為中國垃圾分類處理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維拓環境垃圾分類收集點
維拓環境積極推進小區垃圾分類,針對居民分類難的問題,維拓環境提出 “簡單的事居民做,專業的事維拓做”理念,全面打造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的有效體系,推出獨具特色的“維拓綠房”、“維拓綠站”、“黑水虻有機垃圾處理中心”等設施。
生活垃圾分類與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施——“維拓綠房”
維拓環境的推進思路是盡量簡化居民及物業的工作,居民在家中只用做好干濕分類,維拓環境在小區中建設兼具廚余垃圾快速降解和除臭功能的“綠房”,濕垃圾中的廚余垃圾直接在綠房中降解減量,濕垃圾中的其他垃圾和干垃圾則由引導人員進一步指導細分。站點建設也具有較大靈活性:有條件的小區建設綠房、綠站,條件不足的可以建垃圾分類投放點,由垃圾分類運輸車分別運輸至干濕垃圾轉運站,隨后干垃圾將運往維拓垃圾分類分選中心將干垃圾進一步分選為玻金塑紙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與其他垃圾,廚余垃圾將運往維拓黑水虻有機垃圾處理中心集中處理。用這種方法,確保政策溫和落地,不會讓物業感到麻煩,且利于居民長期堅持下去。
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施——“維拓綠站”
“我們切入垃圾分類的方案,不僅是賣設備,不僅是做建造,也不是只做督導,而是提供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建立成套有效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使每個點都能流暢運轉下去。”帶著方案,維拓環境溝通了幾個小區物業,結果一拍即合。目前,維拓環境在廣州、深圳均有試點小區,在推進過程中還陸續發動了業委會,在引導分類環節起到了重要作用。
存量垃圾減量無害化原位處理解決方案
除了“垃圾源頭干濕分類處理”外維拓環境針對“存量垃圾”也有獨家的解決方案——“存量垃圾減量無害化原位處理解決方案”。方案將維拓環境過去15年廢臭氣收集凈化技術、充氣膜技術和垃圾絕氧低溫裂解就地處理技術及正在研發的機器人開挖與智能分選技術進行有機融合,為過去不規范的垃圾填埋場、垃圾臨時堆場解決污染問題、安全問題、土地資源再利用問題。
對于維拓環境的戰略變化,不少同行表示驚訝:“你們真敢。”楊燕充滿自信的說道:“我們現在人才儲備、技術儲備和合作伙伴都建立起來了,既然看準了這個市場,又有能力,為什么不去試一下呢?”
楊燕規劃,前期重點推進小區垃圾源頭干濕分類處理,之后重點將會深入到下一步——存量垃圾減量無害化就地處理、黑水虻有機垃圾終端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鄉鎮生活垃圾低溫熱解處理等。目前維拓環境已經成為了一家廢臭氣治理及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廢臭氣治理及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為所有人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綠色家園。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