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01 13:27
來源: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日前,為進一步加強建筑垃圾管理,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河北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20%以上;到2025年,達到50%以上。
具體內容如下:
印發《關于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設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發展改革委(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石家莊市園林局,雄安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綜合執法局:
現將《關于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各地可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或細則。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19年7月2日
關于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三深化、三提升”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建筑垃圾管理,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依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文件,結合我省實際,提出本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導向,統籌規劃,精準發力,全程監管,大力推動減量排放、規范清運、科學處置、高效利用,積極推廣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新技術、新產品,助力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促進城市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政策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長效推進機制,形成布局合理、制度完善、技術先進、全程可控、利用高效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建筑垃圾處理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化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20%以上;到2025年,達到50%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統籌規劃,引領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
摸清本地建筑垃圾產生現狀和發展趨勢,將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納入本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并做好與現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建筑垃圾消納、綜合利用等設施的設置,應當納入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具備條件的,應當單獨編制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專項規劃。規劃編制應當以問題為導向,明確目標任務、路線圖和時間表,增強工作的前瞻性、指導性和持續性。
(二)抓住關鍵環節,規范建筑垃圾處置全過程監管
1.推進源頭減量化。優化建筑設計,在保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延長建筑使用壽命。政府投資或者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筑物,未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不得拆除。因公共利益需要,確需提前拆除的,應當向社會公示征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認真開展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切實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推廣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以及商品房全裝修等建設方式。支持使用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綠色建材和施工周轉工具。
2.實行分類管理。進一步完善建筑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按工程渣土、混凝土、砌塊磚瓦、路面瀝青、輕物質料(木料、塑料、布料等)、金屬材料等對建筑垃圾進行劃分,實行分類存放、運輸、消納和利用。禁止將生活垃圾、工業垃圾等混入建筑垃圾,對含有危險廢物納入環境監管的建筑垃圾,要按照環境保護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3.規范施工管理。按照“誰產生、誰負責處置”原則,加大源頭治理力度。落實總承包企業和項目經理負責制,在施工(拆除)組織方案中,制定現場建筑垃圾定點存放、分類管理、環境保護、清理運輸等專項措施,并督促執行。將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管理,納入綠色施工、創建安全文明工地內容,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城市市容環衛部門應當協調物業服務企業或街道辦事處,加強裝飾裝修垃圾分類定點存放、統一清運等管理。
4.嚴格運輸管理。按照“四統一”要求,對車輛統一編號、統一標識、統一密閉改裝、統一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實現建筑垃圾無塵化運輸和全程動態監管。按照市場化原則,推行建筑垃圾運輸公司化管理。建立公安交警、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部門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嚴肅查處沿途遺撒、隨意傾倒等違法違規行為。
5.加強消納管理。將建筑垃圾處理設施作為城市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考慮建筑垃圾產生量、運輸半徑、環境保護等因素,合理規劃布局,加快設施建設,盡快形成與城市發展匹配的消納處理能力。建筑垃圾處理設施應滿足《建筑垃圾處理規范》等有關標準,嚴格執行分區作業、堆填高度等要求,規范消納作業管理。
6.強化信息化管理。以大數據和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為載體,加快建立建筑垃圾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對建筑垃圾施工(拆除)現場、運輸車輛、消納場和資源化利用企業實行在線管理,具備部門協同、數據統計分析、信息共享、智能服務等功能,促進建筑垃圾管理精細化、規范化。
(三)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引導作用,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1.推動社會資本參與。鼓勵各地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處理項目,政府依法選擇符合要求的經營者。
2.培育市場實施主體。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暫行)》的要求,重點培育一批技術裝備先進、能源消耗低、環保安全達標、資源化利用程度高的骨干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鼓勵企業整合拆除、運輸、處置和利用等產業鏈,提高產業集中度。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