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01 10:13
來源:工業綠色化
作者:汪茵
鋼鐵行業生產流程多、工序繁雜,要想實現其超低排放改造,必須從多個環節入手。不同環節對應不同技術,每項技術都有其優勢所在,任何一項單一技術都不能支撐鋼鐵超低排放的完成。鋼鐵超低排放改造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技術,更加成熟的工藝路線作為支撐。
隨著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接近尾聲,2019年4月底,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面對整體改造方面的技術困境,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綠色工廠專業委員于6月4日下午,舉辦了以“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為主題的沙龍活動,邀請鋼鐵綠色工廠企業、鋼鐵環保領域的專家以及大氣治理領域的環境企業,探討交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難題。
目前鋼鐵行業普遍存在一個困惑:與燃煤電廠不同,鋼鐵行業所涉及的工序更為復雜,其中每一項工序都涉及多項技術,單個技術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要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就必須依靠多元化技術,采用一條完整的技術路線,實現超低排放改造。
以SCR工藝脫除氮氧化物為例,如果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SCR工藝脫除效率需要達到90%以上,即氨氮比至少要達到0.9,但氨氮比在0.85以上就會造成尾氨泄漏,泄露的尾氨對周邊空氣的影響是氮氧化物的上百倍。再比如,活性炭(焦)法脫除顆粒物穩定達到10mg/Nm3,就會破壞其經濟性,所以追求過高的效率有可能會造成其它的副作用。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除了有組織排放方面的技術需求之外,還應統籌考慮無組織排放部分與交通運輸部分的技術需求。但長久以來,無組織排放技術領域尚不成熟,難以滿足鋼鐵企業排放需求。
此外,鋼鐵行業各個工序的污染物都各有特點,如危害性更大的燒結(球團)工序的二噁英,焦化工序的VOCs、苯并芘、H2S等。二噁英排放量的最大來源就是鋼鐵行業,目前的超低排放處理技術對這些非常規污染物并沒有效果。
因此,鋼鐵超低排放需要呼喚多元技術,以不同技術彌補單項技術的不足。目前治理技術繁多,在呼喚多元化技術時,對技術選擇也應當把握以下五點:
1、各種技術的選擇應從實際出發,不能一刀切。根據企業自身實際選擇適合的多元技術路線和技術體系,而不是粗暴的復制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
2、在關注末端治理的同時,要重視源頭污染的把控。傳統的污染治理思路是圍繞末端治理展開的,在未來需要更加重視源頭控制技術,解決污染問題;
3、系統化、協同化、一體化治理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鋼鐵超低排放所涉及的是鋼鐵生產的整個工藝流程,包括無組織排放和運輸,而不是單個工序的問題。技術的開拓需要從整體考慮,實現技術組合,形成完整的工藝路線,才能推進超低排放改造;
4、進一步拓展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研究。在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技術研發的基礎上,同時提高對二噁英、VOC、苯并芘的研究,將這些非常規污染物也納入控制體系,形成協同控制的技術體系和技術方案。
5、在選擇多元技術方案時,應將可靠性置于經濟性之前。
總而言之,鋼鐵行業生產流程多、工序繁雜,要想實現其超低排放改造,必須從多個環節入手。不同環節對應不同技術,每項技術都有其優勢所在,任何一項單一技術都不能支撐鋼鐵超低排放的完成。鋼鐵超低排放改造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技術,更加成熟的工藝路線作為支撐。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