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28 09:19
來源:工業綠色化
作者:汪茵
第五步,產品生態設計。一個產品70%左右的環境影響是在其設計階段決定的。鑒于石家莊市的產業結構偏重,要解決工業污染問題,不能僅靠末端治理,還應在產品與工藝設計階段就踐行綠色概念,實行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則事倍功半。
區域產業綠色轉型路徑
與企業綠色轉型有所不同的是,區域產業綠色轉型要歷經“污染末端治理——清潔生產——循環經濟與產業共生——原有行業兼并重組——新興綠色創新產業培育與發展”的過程,前四個階段主要針對的是存量產業的轉型,第五階段則是關注增量產業的升級。
一般情況下,工業廢氣末端治理路徑是從有組織排放初步治理,到有組織排放深度治理/提標改造,到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治理,再到VOCs排放治理等不斷深化階段。所以,后發地區存在著把后三個階段更好地從傳統的串行發展,向更加協同把后三個階段并行發展模式轉變。據施涵觀察,目前的末端治理實踐存在下列一些問題:
1,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去除同一種污染物(例如顆粒物)的邊際削減成本相差很大——這意味著污染治理政策的經濟效率較低;
2,對污染排放標準的提升改變過于頻繁,給企業造成了環保決策的高度不確定性,影響企業自身生產經營,也增加其供應鏈上下游風險;
3,大規模污染治理設施投資,卻面臨過于緊張的設計與安裝時限,導致治污企業很難擁有充分時間開展技術選擇與招投標程序,過緊的施工周期也使環保技術供應商疲于應付;
4,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完成投資大、技術較先進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后,卻普遍存在內部環保技術力量薄弱,環保設施運行效果有待提高,運行成本亟待降低;
5,一些生產規模小、主體工藝技術落后的企業被要求安裝末端治理設備后,卻無法繼續運營,導致社會資源浪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