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13 10:5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前段時間,業內普遍擔心垃圾焚燒行業的補貼會退坡或取消。“垃圾處理的發電補貼目前是行業基本收益的重要來源,行業發展初期由于我國國情等因素限制,居民基本尚未為垃圾處置付費,垃圾處置費和發電補貼均只能由政府買單。考慮到當前若馬上取消國家對垃圾發電的補貼,必然會將這部分費用負擔轉嫁給地方政府,加重其支出負擔,隨后傳導到垃圾焚燒企業,從而導致垃圾處置安全風險加大”,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指出。他建議,應首先完成普及垃圾收費事宜,再啟動取消或下放中央對發電的補貼事宜(詳情請點擊:垃圾發電行業擔憂補貼 專家一致認為中短期不具備條件)。
三、市場競爭格局穩定,強者恒強
隨著民眾環保、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環保督察的常態化以及綠色發展的深入人心,在垃圾焚燒價格回歸理性的同時,地方政府對企業規模、運營能力、技術水平等能力的綜合考量也越來越嚴格。垃圾焚燒市場規范化運營程度提高,焚燒企業優勝劣汰。在此過程中,垃圾焚燒行業已經形成了一批有實力的企業。
2019年1-4月份,以光大國際、康恒環境、首創環境、中國環保、錦江環境、三峰環境等為代表的實力企業紛紛搶占先發市場,在全國范圍內斬獲大型垃圾焚燒項目。中國固廢網發現,已確定社會資本的47個垃圾焚燒項目,總投資額已達245億。可以說,垃圾焚燒行業競爭格局穩定,強者恒強。
以光大國際為例,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4個月內,公司已在華東、華南、華中和東北等省市拿下多個垃圾焚燒項目,總投資逾76億。
四、垃圾焚燒發展趨勢:集約循環正當時
在2018年(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上,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在發言中提出了“四維集約”的概念(規模集約、區域集約、網絡集約、要素集約),其中提到的要素集約,是將各種要素打包處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項業務的成本、提高業務整體的效益。較典型的要素集約型包括靜脈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園等模式,近幾年,E20研究院發現新中標焚燒廠在靜脈產業園中的占比正在逐漸提升,2018年已達14%。
2019年1-4月份釋放的76個垃圾焚燒項目中,有12個要素集約的代表項目,處理要素不一,大體包括垃圾焚燒、垃圾填埋、污水處理、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置等等,業務由此實現重點整合。
例如,黑龍江省在4月28日發布了黑龍江省城鄉固體廢棄物治理項目的招標公告,項目打包了黑龍江全省13個市(地)所轄行政區范圍內的區、縣(市)、鎮、鄉村等,合作項目內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理兩個領域。
全省項目統一打包招商,不僅匯集了多種業務要素,也易于形成明顯的規模效應,利于統籌管理;同時打破了地域限制,利于網絡集約的構建。該項目無疑是集約循環的典型項目。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集約循環的代表項目:河北省任丘市美環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廠PPP項目和湖南省武陵山靜脈產業園PPP項目都把垃圾焚燒囊括在處理要素當中,兩個項目的中標社會資本方都為兩家及以上的聯合體,這種組合易于發揮不同成員之間的專業優勢。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主體之間的責任邊界、合作協同也至關重要。這類項目投資較大、建設內容多、產業鏈關聯度高,如能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專業優勢,促進資源再利用、價值再延伸,將成為生態產業化的典型。
寫在最后
近兩年的垃圾焚燒市場發展可以用“大干快上”來形容,特別是2018年全年以及2019年前4個月,垃圾焚燒市場經歷高速發展,與當前環境產業整體的大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金融去杠桿、產業紅利收縮,許多水務企業在收縮戰線的同時,垃圾焚燒企業卻在忙著擴建、忙著不斷擴大項目版圖。
垃圾焚燒為環保運營型資產,垃圾焚燒企業現金流良好、自身造血能力強,受市場融資影響較小,因此能夠維持穩定的盈利。
能賺錢誰不愿意呢?
進入5月,河北、河南又有新的垃圾焚燒項目開始陸續招標,垃圾焚燒市場后續如何發展?持續關注中國固廢網,給您答案。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