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06 14:46
來源:生態環境部
晉中市對黑臭水體整治不力。瀟河沿線的源渦村段退水渠治理滯后,水體依然黑臭;其余黑臭水體雖已截污納管,但由于下游正陽第二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未按期完成,每天仍有1.2萬噸污水直排太榆退水渠。此外,太谷縣第一污水處理廠、應急污水處理站長期超標排放。2017年以來,晉中市汾河王莊橋南斷面水質持續為劣Ⅴ類,沒有達到考核目標。
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太原市瀟河岸邊檢查廢渣堆存情況
呂梁市未按整改方案要求關停大土河焦化熱電二分廠2臺1.2萬千瓦機組,針對第一輪督察交辦的鑫海化工公司環境違法舉報問題,在未深入調查的情況下即上報舉報不屬實,與企業擅自停運環保設施、非法轉移處置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不符。另外,太原市在設定整改時限時拍腦袋,將原本合同工期分別為14個月和24個月的污泥處理處置中心和300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電廠項目,定為4個月和16個月,罔顧實際、無法落實。
四是表面整改、虛假整改問題依然存在。
晉中市左權鑫源熱電公司僅關停第一輪督察點名的一臺2.5萬千瓦小火電機組,其他落后產能依然保留,多部門還為其“包裝洗白”。鑫源熱電公司還違規啟用鍋爐,未配套建設煙氣脫硫及在線監控設施,長期超標排放。原省經信委對該企業已淘汰產能“死灰復燃”失察;左權縣對企業違法行為視而不見,縱容企業“帶病”運行,甚至在督察組調查期間提供虛假材料。
太原市侯村垃圾填埋場長期違規處置垃圾滲濾液,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相關部門不但不予監管,反而為其違法行為“開綠燈”。該填埋場滲濾液產生量遠超處置能力,太原市城管委違規同意將滲濾液排入污水管網,2016年2月至今已累計排放35萬噸;市環衛局竟然向市環保局發函,要求對污水處理廠可能產生的超標現象免于處罰。
專項督察發現,近年來山西省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雖然做了許多工作,但結構性污染問題依然突出,環境空氣質量不容樂觀。
部分行業大氣環境問題突出。山西省焦化、球團、碳素等重污染行業環保設施水平不高,污染嚴重。督察組抽取太原、臨汾等6市14家焦化企業熄焦水進行檢測,12家存在超標問題,其中10家揮發酚超標,平均超標174.3倍。忻州市代縣現有44家球團企業,共67臺豎爐,落后產能占比高達60%。忻州市及代縣違反國家產業政策,以“煤改氣”替代關停取締,違規保留22臺8平方米以下豎爐,事實上部分企業至今未接通燃氣管網,“煤改氣”形同虛設,多家企業仍采用國家明令淘汰的一段式煤氣發生爐。
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忻州市代縣檢查球團企業廢渣隨意堆放情況
清潔取暖推進力度不足。截至2018年11月底,山西省“氣代煤”實際改造完成88.59萬戶,但僅通氣61.33萬戶,整體通氣率約70%,大同、運城、朔州等市通氣率分別僅為3.1%、20.3%和44.8%,群眾意見很大。由于財政補貼政策不到位,陽泉市部分已通天然氣的住戶又恢復燃煤取暖。燃煤小鍋爐淘汰不徹底,生態環境部2018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發現,全省8個市仍有512臺燃煤小鍋爐未淘汰到位。
機動車污染控制乏力。重型柴油車路檢路查工作流于形式。呂梁市、晉中市貨運車輛日均通行量均達數萬輛次,但2018年1—10月,呂梁市路檢路查1063輛,處罰7輛,處罰金僅700元;晉中市路檢路查3222輛,處罰2輛,罰金僅200元。工商部門油品質量監管不到位,2018年1—10月,經營單位抽檢覆蓋率僅為11.3%,油品批次覆蓋率僅為0.13%;由于管控不力,抽檢發現的不合格油品在檢測期間又基本流入市場。
另外,揚塵管控不力,2018年10月,太原市、陽泉市降塵量分別高達15.0和14.8噸/平方公里,在“2+26”城市中居首。朔州市山陰縣石料企業群粉塵污染突出,道路兩側植被附著厚厚的白灰;晉中市307國道、臨汾市232省道等主要運輸通道的部分路段積塵嚴重,大車經過塵土飛揚;督察組隨機抽查太原、晉中等4市12處工地,發現10處揚塵管控不到位。
督察要求,山西省委、省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將推動污染防治攻堅與產業結構升級、能源結構優化統一起來,切實推動焦化、鋼鐵、火電等行業污染治理和轉型升級,強化散煤和揚塵管控,實施柴油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全力推進汾河、桑干河等重污染河流環境治理攻堅和水體達標。加大固體廢物監管力度,堅決遏制亂堆亂倒行為。要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督察強調,山西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山西省委、省政府處理。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