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23 09:4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曉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山論”為環境企業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如何推動“兩山論”從理念走向實踐,很多企業都在積極的探索和嘗試。湖南萬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容科技”)就是在“垃圾變資源”的使命驅使下,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的典型企業之一。
4月15日,2019中國環博會現場,中國固廢網采訪了萬容科技總經理周軍,他詳細介紹了萬容科技的實踐之路和解決之道。
2019中國環博會 萬容科技展臺
周軍接受中國固廢網專訪
2015年,萬容科技正式新三板掛牌上市,一直以“科技、環境、資源”為核心理念,定位于城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致力構建集“環保裝備研發制造”、“電子廢棄物及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產業廢棄物及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綠色能源”開發于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周軍介紹,緊跟政策指向,近年來,萬容科技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持續延伸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鏈,完成了從單一的再生資源企業向以技術創新、研發、制造、工程安裝及服務為主體,危險廢物資源綜合利用及城市礦產開發業務為兩翼的產業戰略布局。
大力推廣“三網融合藍色”體系,拓展垃圾分類市場
全國范圍內對垃圾分類的強力度推廣,為垃圾分類市場帶來了非常好的發展條件。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提出“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為垃圾分類的全面推廣,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肯定。
在這樣的背景下,萬容科技敏銳感知到存在的市場機遇,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抓住垃圾分類的風口。
周軍表示,萬容科技從處置終端資源化利用體系倒推建立分類垃圾全產業鏈服務體系。線上自建共享型互聯網大數據智慧云平臺,通過用戶成長系統、預約回收系統、收運管理系統、分揀管理系統、區域數據分析系統等遠程實時管理分類垃圾數據,為減量提供實時、準確的全流程智慧化數據監管,做到垃圾有分類,分類有跡循。實體網絡以藍箱、藍島、藍屋、藍車體系為載體,全品類、全覆蓋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商業場所及生活小區各類場景,簡潔、高效、可復制。
由萬容科技投資打造的“一起分類”三網融合藍色體系的藍島,已經在長沙市望城區烏山鎮有了很好的實踐,目前主要服務于望城區城鄉低值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收運處置。該藍島占地2000㎡,實現日處理大件垃圾及低值可回收物50噸,年處理約15000噸。
萬容科技四藍體系中的藍島,在望城的實施落地真正意義上吹響了萬容科技“一起分類”三網融合藍色體系分類投放、分類回收、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精細化升級的號角。
周軍指出,萬容科技將以長沙為實踐據點,逐步向全國多個地區推廣這種模式。
無廢城市將帶動萬億級市場空間,萬容打造“無廢城市”建設全牌照企業
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部署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預計兩年時間內在全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
《方案》指出,“無廢城市”的建設重點在于推進固廢源頭處理的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填埋量。由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將進一步催生出“無廢城市”建設背后的數萬億元處置市場前景。
“說‘無廢城市’將帶動數萬億元的市場空間,一點也不為過。”周軍表示,成立之初,萬容科技首先涉獵高價金屬回收,成立東莞萬容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2009年后,萬容科技不斷拓展業務領域,進入城市礦產開發領域,服務涉及廢舊家電拆解、電子廢棄物處理、廢舊冰箱無害化處理、報廢汽車回收及資源化利用等,多項專利技術通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成果鑒定為“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隨著城市“垃圾圍城”、“垃圾圍村”形勢的日趨嚴峻,2014年,萬容科技一如既往走垃圾“資源化”之路,業務領域延伸至垃圾處置。
目前,萬容科技自身已形成了年拆解廢舊家電380萬臺、年回收處理廢鋼10萬噸、廢鋁5萬噸、年處理銅錫鐵合金廢料1萬噸、年回收處理廢塑料15萬噸、年處理大小廢輪胎 1000萬條、年處理各類工業固廢40萬噸、年處理各類生活垃圾約40萬噸的固廢處置能力;已形成了生活垃圾RDF制備、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城市分類垃圾處置、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危險廢棄物處置、城市礦產開發利用以及循環產業園等城鄉廢棄物產業生態鏈,堪稱“無廢城市”建設全牌照企業。
摸索縣域生活垃圾減量處置新模式,積極踐行美麗鄉村建設
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了行動目標——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
周軍認為,要做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的建設工作,首先必須要解決農村垃圾處置的難題。而做好農村垃圾處理,要從源頭分類抓起。
基于多年來的實踐積累,萬容提出了有效實現農村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及就地減量的萬容之道:以村鎮為廢棄物處置基本單元,以資源化利用為手段,建成分布式有機質資源化利用生態工廠。處置物料以鄉鎮畜禽養殖廢棄物、秸稈、林業三剩物,以及餐廚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為主,兼顧廢農膜秧盤的回收。生態工廠的有機質制成有機肥,農村垃圾分類后的其他垃圾經除臭、干化、打包壓縮后轉送至集中處置基地進行能源化利用,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人居環境問題。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