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15 10:30
來源:農業農村部
農業農村部于近日印發《2019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旨在努力提升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水平,充分發揮綠色發展對鄉村振興的引領作用。詳情如下: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部計劃財務司、鄉村產業發展司、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科技教育司、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種植業管理司、畜牧獸醫局、漁業漁政管理局、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和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工作會議部署,持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工作,我部制定了《2019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19年4月2日
2019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和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部署要求,努力提升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水平,充分發揮綠色發展對鄉村振興的引領作用,制定2019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
一、推進農業綠色生產
(一)優化種養業結構。鞏固非優勢區玉米結構調整成果,適當調減低質低效區水稻種植,調減東北地下水超采區井灌稻種植。繼續優化華北地下水超采區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區種植結構,減少高耗水作物。適當調減西南西北條銹病菌源區和江淮赤霉病易發區的小麥。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生產。以東北地區和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繼續擴大糧改飼政策覆蓋面和實施規模,完成糧改飼面積1200萬畝以上。(種植業司、畜牧獸醫局分別負責)
(二)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大標準制修訂力度,加快制定修訂一批肥料安全性標準,制定修訂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獸藥殘留標準100項,清理一批不適應的標準,制定一批綠色、優質、營養方面的行業標準和生產規程。推進按標生產,在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縣、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加快集成組裝一批標準化高質高效技術模式,建設一批全程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按標生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種植業司、畜牧獸醫局、監管司分別負責)
(三)發展生態健康養殖。繼續創建100家全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總結推廣畜禽清潔養殖工藝和適用技術。貫徹實施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舉辦全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現場會和高峰論壇。深入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實施傳統池塘升級改造,推進養殖尾水治理。繼續擴大稻漁綜合種養規模。(畜牧獸醫局、漁業漁政局分別負責)
(四)增強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穩步發展綠色食品,嚴格準入門檻,加強證后監管和目錄動態管理,加大綠色食品宣傳和市場推介,提高品牌公信力。發揮系統優勢,積極推動有機農產品認證和有機農業發展。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資源普查,依托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農產品地理標志培育樣板,打造一批鄉土品牌。實施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推廣計劃,開展消費引導和產銷對接。(監管司牽頭)
二、加強農業污染防治
(五)持續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深入開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保持化肥使用量負增長,確保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繼續選擇300個縣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試點,組織專家分區域、分作物提煉一批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建設一批化肥減量技術服務示范基地,為農民提供全程技術服務。深入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繼續在蘋果、柑橘、設施蔬菜、茶葉優勢產區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將試點規模擴大到175個縣,將實施范圍擴大到東北設施蔬菜。對首批100個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系統總結技術規程、推廣模式、運行機制,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組織方式和技術模式,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在更大范圍實施。(種植業司牽頭)
(六)持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深入開展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轉變病蟲防控方式,大力推廣化學農藥替代、精準高效施藥、輪換用藥等科學用藥技術。加快新型植保機械推廣應用步伐,進一步提高農藥施用效率和利用率。大力扶持發展植保專業服務組織,提高防控組織化程度,強化示范引領和技術培訓,提高統防統治覆蓋率和技術到位率。在糧食主產區和果菜茶優勢區,打造一批全程綠色防控示范樣板,帶動引領農藥大面積減量增效,力爭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繼續保持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種植業司牽頭)
(七)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組織開展2018年度工作考核,壓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落實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推行“一場一策”,確保2019年底,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0%,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在年底前達到100%。指導長江經濟帶、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等區域加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力度。落實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七省整省(市)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協議,確保提前一年完成目標任務。加快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實現畜牧大縣全覆蓋。組織開展種養結合試點,以長江經濟帶等南方水網地區為重點,促進糞污全量就近就地低成本還田利用。印發臭氣減排技術指導意見,指導養殖場戶減少氨揮發排放。(畜牧獸醫局牽頭)
(八)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以東北地區為重點,以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利用為主攻方向,以縣為單位推廣深翻還田、撿拾打捆、秸稈離田多元利用等技術,推進秸稈全量利用,培育一批秸稈收儲運和綜合利用市場化主體。探索秸稈利用區域性補償制度,整縣推動秸稈全量利用。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臺賬制度建設,搭建資源數據共享平臺,為實現秸稈利用精準監測、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科教司牽頭)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