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2 22:2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洪翩翩
三、2019年中國經濟在挑戰中穩中求進
2018年,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困難最多、挑戰也最突出的一年。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如何?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會上,邱曉華也就此談了自己的看法。
邱曉華表示,2019年,中國經濟形勢概括起來為兩句話。第一,中國經濟的困難期還沒有結束,受國際國內多種因素的影響,當下的中國經濟依然還處在下行的通道。但與此同時,總體上是在挑戰中穩中求進。他表示,上半年經濟會受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問題、金融緊縮等影響,但下半年隨著穩增長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可以預期對沖經濟下行的力量會進一步增大,下半年中國經濟有可能趨于穩定,并在穩定中平穩的回升。邱曉華預估,全年中國經濟能夠實現6.2%左右相對穩定的增長。
他分析認為,從外部環境來看,受全球經濟、全球貿易下行等因素影響,今年的中國經濟不利的因素大于有利的因素。但從國內發展的環境來看,總體上是有利的方面大于不利的方面。
原因有三,第一,今年的政策要在穩增長基礎上防風險,穩增長成為優先目標。相應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都會向穩增長傾斜。
第二,今年要進一步探索優化營商環境,在政府體制變革上會進行更大力度的探索。重點會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對那些不作為的官員進行督查,可以預期,這將有利于整個營商環境的優化。
第三,今年要進一步站在40年改革開放基礎上進行新的改革開放,從而進入一個新的周期。新的周期一方面是要進一步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的質量。可以預期,從今年開始,中國的改革開放會進入一個新的周期,而新的周期更多會表現出市場的作用,更多的會表現出開放的深化。因此,對企業來說,在這兩方面能夠獲得更多的制度性紅利。
四、中國經濟的五大趨勢和七大主戰場
對中國經濟的未來,邱曉華認為有五大趨勢:
第一,城市經濟越來越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前進的主戰場。因此,企業需要更多的關注城市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更多關注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趨勢。
第二,數字經濟超越物理經濟的新趨勢,未來可以預期,數字經濟將引領中國經濟發展前進的新方向,數字資源會像土地、資本、勞動力一樣,成為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因此,對企業來說,如何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進一步深度融合,如何提升獲取數據的能力,如何提升數據運用的能力,將決定企業未來的成敗。
第三,消費經濟超越投資經濟的新趨勢。消費已經成為引領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力量,因此企業要立足自身生產,在投資方向的選擇上,重點考慮是不是有足夠的消費者作為堅強的后盾。如果沒有足夠消費者作為堅強后盾,千萬不要盲目投資。
第四,服務經濟超越制造經濟的新趨勢。服務經濟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經濟的重要標志,在走向強起來的新時代,服務經濟將會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份額成長,因此,企業需要考慮如何在生產性的服務領域、消費性的服務領域構建自己的產業鏈條。
第五,跨國發展的新趨勢。企業需要立足于全球,從全球獲得資源,從全球去發掘、開拓市場,從全球去組織自己的產業。
邱曉華表示,可以預期,這五大趨勢將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方面。而對投資者來說,中國經濟將圍繞著七個顏色作為主戰場。
第一,以老齡化發展這樣一個新的特點出發,探索構造適應老齡化發展的白色經濟。
第二,為女性、兒童怎么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消費這樣一個新的領域,可稱之為叫紅色經濟。
第三,當前,環保、綠色食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綠色經濟也會迎來新發展。
第四,海洋經濟的發展會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空間,即藍色經濟。
第五,全面進入小康之后,在逐步向高收入階段邁進的階段,對藝術、健身、休閑生活等方面需求會進一步釋放,這一經濟可稱之為橙色經濟。
第六,人們的財富越來越多,尋求財富的合理配置,財富的增值保值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因此,金融服務業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此為金色經濟。
第七,進入一個以工業革命4.0引領發展的新階段,高新技術將成為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一個領域,新經濟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很重要的支撐,此為銀色經濟。
邱曉華表示,概括起來,白色、紅色、綠色、藍色、橙色、金色和銀色這七大主戰場將以眾多消費者做支撐,以足夠的技術做引領,這些領域會成為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重要領域。
對于資產配置,邱曉華建議,要更多地把自己的資產配置從房地產領域轉向股權、股票,也就是資本市場領域中去,在資本市場領域,尋求新的財富增長。他表示,當下的中國最突出的問題是高負債,造成了地方政府、企業和家庭重重的壓力,如何修復這種高負債帶來的問題?可以設想資本市場是一個最重要的通道。可以看到,從黨和政府領導人的講話,以及各個方面政策的調整,都揭示了中國資本市場確實正在走向春天,因此,要關注資本市場的變化,關注資產配置在資本市場中如何創造更多的財富。
相關閱讀
你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