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9 10:3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
他建議,可根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特點,制定國家鄉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的指導標準;合理布局鄉村污水處理廠,推進鄉村污水處理設施回歸理性建設:推行“投、建、管、運”一體化運營方式,加大配套政策扶持,推動鄉村污水治理行業良性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潘碧靈
實行標準化管理模式,制定政策法規,政策引導專業機構提供運行、維護服務
經過多年深入調研,潘碧靈發現,農村污水治理問題日益凸顯,據統計,我國有250萬個自然村、6.7億農村人口,污水處理率不到10%,大量農村生活污水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嚴重影響了當地飲用水安全和水生態環境。
她建議,多部門協作,統一優質標準,遴選一批目前廣泛使用的、高性價比的處理設備,規范設備的型號、工藝、操作等類別,同時根據各地區的情況差異,對區域進行細分類,根據分類的不同進行農村污水處理的設備推薦。在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方面,實行標準化管理模式,制定政策法規,政策引導專業機構提供運行、維護服務,可以獎勵的形式鼓勵第三方企業建設開發更高效的運營模式。制定每季度或每半年一次對終端出水進行檢測監督,作為衡量運維實際效果的主要標準,在設計中引入流量計量方式,衡量設施運行的穩定及有效程度。盡早全面推進分散農村生活污水的設備化治理,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發往集成設備的方向發展,一體化設備能充分的結合新農村建設的景觀要求、結合改水改廁對地形條件多變的要求。
【專題報道】2019年全國兩會: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統籌經濟與環保協同發展
相關閱讀: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