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9 09:20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傅濤
正因為如此,我們團隊雖然研究和參與環境產業發展與變革有近二十年了,卻遲遲不能完成十年前就立項的《環境產業導論》的撰寫,因為環境產業所依附的需求根基一直沒有穩定下來,一直不能給環境產業一個靜態的、常規的產業邏輯的理性陳述。
當我們終于發現,變革其實就是環境產業的常態,我們就努力用變革的因素來論述中國的環境產業。因此有了本書的成稿。
資本價值
理論上講,資本是最善于從未來看現在的角色。遺憾的是傳統資本太依賴歷史的數據的推演,一旦失去歷史數據,它就迷失于未來。而環境產業的歷史數據是最不準確的。因此,環境產業可能是資本最看不懂的行業之一。
對資本市場來說,中國環境產業更是一個奇葩,他像霧像雨又像風。
有的資本,特別看好環境產業,因為他是為數不多的沒有產業天花板的行業,生態環境需求不斷釋放,又具有自然壟斷性質,且需求遠遠沒有被滿足,好像是個傻子都能賺錢的風口產業。有的資本特別不看好環境產業,因為環境產業政府支付依賴度大,政策性強而市場性弱,需求大但穩定性差,叫好不叫座,技術含量低,應收賬款多,看上去是投機時代的偽產業。
這種冰火兩重天的認知分歧,恰恰在于對環境產業特性認知的不清,嘗試說清這個問題,是出版本書的初心之一。
資本的本質是對風險與收益的把控與平衡,因為環境產業的獨有特性,按照一般的產業邏輯,資本讀不懂環境產業,對環境產業無法準確評估風險與收益。本書力圖成為資本理解環境產業的解碼器,成為資本把控產業方向的指引。
你可能無法把控環境產業的常態,但本書力圖告訴你,如果你理解環境產業背后的發展邏輯,你可以把握產業的確定性趨勢和產業個體的確定性未來。
六個部分
作為產業的正名之作,《環境產業導論》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
第一章作為本書的內容挈領,從環境產業發展歷史的系統分析,給出環境產業的定義及解釋,在研究積淀中分析環境產業特征,以及環境產業的分類。
第二章從環境產業的環境公共服務需求出發,闡述了環境公共服務的定義、特征以及分類,從投資體制、產權改革、價格改革、監管體系、財稅體制、交易關系等環節分析產業服務模式以及影響因素。
第三章分析了環境產業的另一重要需求方—產業環境服務,其中的主體是工業環境服務。介紹了工業環境服務伴生工業發展的歷程,工業環境服務的分類、特征、驅動要素以及采購模式。
第四章以變革的視角、歷史的眼光,結合中國的實踐,系統分析我國環境產業發展的歷程,以及在不斷變革中抓住確定性,預判產業的未來。
第五章我們力圖用我們創造的系列化的產業分析工具,對環境產業進行定性系統分析,涉及產業分類、價值流、產業鏈、利潤池、競爭要素,幫助讀者從產業邏輯中把握未來。需要說明一點,雖然我們擁有行業最全的產業數據,但考慮這是一本導論性的理論書籍,不是年度報告,在本書沒有過多呈現數據統計,讀者可以參考E20研究院發布的各類數據報告獲得印證。
第六章是闡述我們對環境產業未來升級方向的判斷,我們結合地方實踐提煉總結出價值奇點的定義,以及形成“五位一體”的實踐工具,期望為積極探索環境產業升級的企業提供參考。
生態文明新時代
本書的成稿,特別要感謝新時代的到來。
中國帶著五千年的生態文明基因,在全球范圍內,將率先從工業文明跨入生態文明的新時代。新時代使我們能夠從生態文明的未來,回看現在。
新時代讓我們對環境產業有了更深的認知。如果工業文明的主導動力是因為追求效率而進行的產業拆分,那么生態文明就是因為追求系統優化而展開的產業融合。
對于伴生城市化和工業化而來的環境產業來說,中國環境產業沒有來得及清晰而完整地完成產業拆分。因此你就能理解,環境產業從來就是模糊的產業統計。這種模糊在未來可能也不會變得清晰。環境產業是工業體系中最后一個被拆分的產業環節,因為其很強的外部性特征,又可能是最先一個被生態文明融合的產業環節。
環境產業從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成本中心而來,將向價值中心而終。環境產業產生于工業化和城市化,最終融入生態文明的碧水藍天,成為兩山產業。
從未來看現在,環境產業是生態文明從未來派來的工業文明終結者。另一方面,當工業文明綻放最后的光芒,環境產業就是從工業文明升華到生態文明的使者。
鳳凰涅槃
中國工業文明的成長被濃縮到了四十年,伴生高速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環境產業被更大的濃縮與升華,這種濃縮讓我們可以從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里感受環境產業的來世今生。
中國環境產業從產生到即將融合,清晰可見的就是最近的這二十年。因此,在2018年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同時,我們也在回顧和紀念中國環境產業變革的二十芳華。
因為環境產業是工業文明延伸的末端產業環節,因此會最先融合進入未來的生態文明,也因此在生態文明中具有獨到地位,環境產業所延伸出來的兩山經濟和兩山產業,必將是生態文明的經濟和產業支柱。
孔子說:不知其生,焉知其死。就是因為我們見證了環境產業是怎么分化來的,所以將會看到環境產業如何融入城市和工業的綠色發展與轉型。
或許,我們在用這本《環境產業導論》,來書寫環境產業的“墓志銘”,來書寫環境產業率先的鳳凰涅槃。
新傳奇
其實所有環境產業的從業者,都是在不確定中的執著前行者,他們的區別是對未來的信念不同、格局不同。環境產業一直自以為偉大,卻一直未長大。雖然境界高,卻一直是別人的成本中心。但是,從來沒有一個立足偉大的產業會止步于成本中心,我認為所有偉大的企業都必須是客戶的價值中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