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8 14:38
來源:生態環境部
圖2 2018年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水質狀況
監測的111個重要湖泊(水庫)中,Ⅰ~Ⅲ類水質湖泊(水庫)比例為66.7%,劣Ⅴ類比例為8.1%,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107個監測營養狀態的湖泊(水庫)中,貧營養占9.3%,中營養占61.7%,輕度富營養占23.4%,中度富營養占5.6%。太湖為輕度污染、輕度富營養狀態,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巢湖為中度污染、輕度富營養狀態,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滇池為輕度污染、輕度富營養狀態,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
(二)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
按照監測斷面(點位)數量統計,338個城市的906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中,有814個全年均達標,占89.8%。其中,地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577個,有534個全年均達標,占92.5%,主要超標指標為硫酸鹽、總磷和錳;地下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329個,有280個全年均達標,占85.1%,主要超標指標為錳、鐵和氨氮。
按照水源地數量統計,338個城市的871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中,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的水源地比例為90.9%。
(三)重點水利工程水體
三峽庫區長江38條主要支流77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6.1%,Ⅳ類斷面比例為3.9%。營養狀態監測結果表明,富營養狀態的斷面比例為18.2%,中營養狀態比例為76.6%,貧營養狀態比例為5.2%。
南水北調(東線)長江取水口夾江三江營斷面、輸水干線京杭運河里運河段、宿遷運河段和韓莊運河段水質均為Ⅱ類,寶應運河段、不牢河段和梁濟運河段水質為Ⅲ類,洪澤湖和駱馬湖為輕度富營養,南四湖和東平湖為中營養。
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為中營養,取水口陶岔斷面水質為Ⅱ類,入丹江口水庫的9條支流水質均為優良。
四、海 洋
(一)管轄海域
2018年夏季,符合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的96.3%;劣于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的1.1%,主要分布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江蘇沿岸、長江口、杭州灣、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區域。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
(二)近岸海域
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水質級別為一般,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417個點位中,一類和二類海水比例合計為74.6%,同比上升6.7個百分點;劣四類為15.6%,同比持平。其中,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黃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東海近岸海域水質差,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重要河口海灣 9個重要河口海灣中,北部灣水質為優,膠州灣水質良好,遼東灣水質變差,其他河口海灣水質基本保持穩定。
入海河流 監測的194個入海河流斷面中,Ⅰ~Ⅲ類斷面比例為45.9%,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4.9%。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
五、自然生態
(一)生態環境質量
2018年監測的2583個縣域中,植被覆蓋指數為“優”“良”“一般”“較差”和“差”的縣域分別有1783個、507個、172個、74個和47個,分別占國土面積的45.4%、12.6%、8.5%、11.7%和21.8%。
2017年監測的2591個縣域中,生態環境質量為“優”“良”“一般”“較差”和“差”的縣域分別有519個、1042個、714個、288個和28個。“優”和“良”的縣域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及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44.4%,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
(二)生物多樣性
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近年來生物多樣性總體保持穩定。
生態系統多樣性 中國具有森林類型212類、竹林36類、灌叢113類、草甸77類、草原55類、荒漠52類、自然濕地30類。有黃海、東海、南海、黑潮流域4大海洋生態系統,以及農田、人工林、人工濕地、人工草地和城市等人工生態系統。
物種多樣性 中國已知物種及種下單元數98317種,其中,動物界42048種,植物界44510種,17700種高等植物和1298種脊椎動物為我國特有。
遺傳資源多樣性 中國有栽培作物528類,1339個栽培種,經濟樹種達1000種以上,中國原產的觀賞植物種類達7000種,家養動物576個品種。
受威脅物種 對全國34450種高等植物、4357種脊椎動物、9302種大型真菌評估結果表明,3767種高等植物、932種脊椎動物、97種大型真菌受威脅,分別占10.9%、21.4%、1.0%。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高等植物、脊椎動物、大型真菌分別達到10102種、2471種、6538種。
六、聲環境
(一)區域聲環境
開展晝間區域聲環境監測的32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等效聲級平均為54.4 dB(A)。其中,13個城市晝間區域聲環境質量評價等級為一級,占4.0%;205個城市為二級,占63.5%;99個城市為三級,占30.7%;4個城市為四級,占1.2%;2個城市為五級,占0.6%。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