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1 09:05
來源:中國水網
(二)加大融資支持。結合自身財力狀況,因地制宜采取注入資本金、運營補貼等方式支持規范的PPP項目。引導保險資金、中國PPP基金加大項目股權投資力度,拓寬項目資本金來源。鼓勵通過股權轉讓、資產交易、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盤活項目存量資產,豐富社會資本進入和退出渠道。
(三)聚焦重點領域。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以及健康、養老、文化、體育、旅游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領域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加快實施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決策程序完備、回報機制清晰、融資結構合理的項目。
(四)保障合理支出。符合條件的PPP項目形成的政府支出事項,以公眾享受符合約定條件的公共服務為支付依據,是政府為公眾享受公共服務提供運營補貼形成的經常性支出。各地要依法依規將規范的PPP項目財政支出納入預算管理,重諾守約,穩定市場預期。
(五)加強信息披露。依托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對PPP項目信息進行全流程公開披露、匯總統計和分析監測,完善項目庫“能進能出”的動態調整機制,不以入庫為項目合規“背書”,不以入庫作為商業銀行貸款條件。
(六)加強分類指導。對于在建項目,督促各方嚴格履約,保障出資到位,推動項目按期完工,避免出現“半拉子”項目。對于尚未開工的項目,督促各方嚴格按照要求加強合同條款審核,規范融資安排。對于進入采購階段的項目,加強宣傳推介和信息披露,吸引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平等參與。同時,加強重大項目儲備,扎實做好項目前期論證,推動形成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項目開發格局。
(七)強化PPP咨詢機構庫和專家庫管理。咨詢機構和專家要發揮專業作用,遵守職業操守,依法合規提供PPP項目咨詢服務。對于包裝不規范PPP項目增加隱性債務風險、出具咨詢意見違反相關政策規定、收費標準偏離市場合理水平、對PPP項目實施造成消極影響和嚴重后果的咨詢機構和專家,要按照規定嚴肅追究責任。
點評
文件明確表態不鼓勵低價,提倡優質優價,提出強化信息公開、發揮專家作用。無需多說,支持規范,不然“劣幣逐良幣”的情況只會愈演愈烈。
“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 優先即為“正面”。環保屬于補短板的基礎設施內容,輕資產的公共服務將受到鼓勵,但是這類業務融資額小,任務細碎,邊界模糊,服務復雜,各方應有充分認識。對國家要求的補短板的黑臭水體、農村環境等項目,金融大,能選擇配比運營資產太低,這類PFI項目如何推進成為難題。
“符合條件的PPP項目形成的政府支出事項……是政府為公眾享受公共服務提供運營補貼形成的經常性支出”,其中所提到的“經常性支出”,即是優先安排。此處強調合規ppp無關負債,很好,希望各有關委辦局尤其“署”就此統一認識,不要折騰。
說到經常性支出,又帶出一個未解的關鍵詞,比如環衛就是政府必須保障的經常性支出,無關負債,但是如果受到10%(甚至5%)財承限制無法市場化,將是不盡合理的,那么,未來會否定義經常性支出不受財承限制?哪些能歸納進入經常性支出呢?這是個關鍵處。
“不以入庫作為商業銀行貸款條件”,將這一條與財金2015-166號文、2016-92號文中“項目不入庫不能列入預算”的條款結合來看,金融機構可能很難快速轉變。對傳統的特許經營項目影響不大,對PFI類型影響很大。
相關閱讀
五、協同配合抓好落實
各級財政部門要提高站位,主動作為,加快推動建立協同配合、保障有力、措施到位的工作機制。
(一)加強部門協作,強化項目前期識別、論證和入庫等環節的溝通協調與信息共享,扎實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夯實項目實施基礎,推進科學決策。
(二)強化跟蹤監測。加強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跟蹤指導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政策落實和項目實施督查機制。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主動接受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推動項目規范有序實施。
(三)鼓勵地方和部門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經驗總結和案例推廣,工作推進中形成的經驗做法和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向財政部報告。
財 政 部
2019年3月7日
對于備受關注的環境產業PPP話題,在將于3.22-23日舉辦的“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中,將邀請行業專家、代表企業進行專題討論,敬請關注。了解論壇初步議程及在線報名可點擊文末“報名鏈接”。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