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05 09:34
來源:發改委網站
近日,發改委聯合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24個部門和單位印發《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意見》強調要加快綠色物流發展,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綠色供應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24個部門和單位印發《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發改經貿〔2019〕352號,簡稱《意見》)。
《意見》強調要加快綠色物流發展。持續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力度。研究推廣清潔能源(LNG)、無軌雙源電動貨車、新能源(純電動)車輛和船舶,加快岸電設施建設,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加快車用LNG加氣站、內河船舶LNG加注站、充電樁布局,在批發市場、快遞轉運中心、物流園區等建設充電基礎設施。鼓勵企業使用符合標準的低碳環保配送車型。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擴大通行范圍,對純電動輕型貨車少限行甚至不限行。發展綠色倉儲,鼓勵和支持在物流園區、大型倉儲設施應用綠色建筑材料、節能技術與裝備以及能源合同管理等節能管理模式。以綠色物流為突破口,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綠色供應鏈,使用綠色包材,推廣循環包裝,減少過度包裝和二次包裝,推行實施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
全文如下:
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
發改經貿〔2019〕3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網信、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應急管理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市場監管、統計、氣象、銀保監、證監、能源部門,各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民航各地區管理局,郵政管理局,各鐵路局集團公司: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物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為鞏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強物流企業活力,提升行業效率效益水平,暢通物流全鏈條運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快解決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是推進物流業發展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實現物流業自身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是降低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企業物流成本水平,增強實體經濟活力的必然選擇;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提升社會經濟運行效率的迫切需要;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物流業發展的貢獻不僅在于行業企業本身創造的稅收、就業等,更在于支撐和促進區域內各相關產業產生更多的稅收和就業,有力推動區域經濟較快增長。要把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改善產業發展和投資環境的重要抓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鍵一招,以物流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加快推動提升區域經濟和國民經濟綜合競爭力。
二、構建高質量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一)推動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實施,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物流骨干網絡的關鍵節點,選擇部分基礎條件成熟的承載城市,啟動第一批15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培育形成一批資源整合能力強、運營模式先進的樞紐運營企業,促進區域內和跨區域物流活動組織化、規模化、網絡化運行。(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負責,列第一位的為牽頭部門,下同)
(二)加強聯運轉運銜接設施短板建設。發揮政府投資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加大對公鐵、鐵水、空陸等不同運輸方式的轉運場站和“不落地”裝卸設施等的投入力度,提高一體化轉運銜接能力和貨物快速換裝便捷性,破解制約物流整體運作效率提升的瓶頸。推動具備條件的物流園區引入鐵路專用線。加強入港鐵路專用線等基礎設施短板建設,支持鐵路專用線進碼頭,打通公鐵水聯運銜接“最后一公里”,實現鐵路貨運場站與港口碼頭、前方堆場等的無縫銜接。(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鐵路局、民航局、鐵路總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城鄉消費物流體系。實施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完善城鄉配送網絡,鼓勵企業在城鄉和具備條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網點,加強公用型城市配送節點和社區配送設施建設,將末端配送設施納入社區統一管理,推進設施共享共用,支持試點城市和企業加快構建城鄉雙向暢通的物流配送網絡。實施“郵政在鄉”工程,完善縣鄉村三級郵政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升級“快遞下鄉”工程,加快農村物流快遞公共取送點建設,提升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提升農村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2019年力爭對具備條件的國家級貧困縣全覆蓋。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發展面向鄉鎮(村)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商務部、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建立資源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進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完善工作,鼓勵和引導城市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臺加強與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有效銜接,促進相關部門、大型市場主體的物流公共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在保障信息安全的情況下,擴大物流相關信息公開范圍和內容,為物流企業和制造業企業查詢提供便利。依托骨干物流信息平臺試點單位,探索市場化機制下物流信息資源整合利用的新模式,推動建立國家骨干物流信息網絡,暢通物流信息鏈,加強社會物流活動全程監測預警、實時跟蹤查詢。依托行業協會實施全國百家骨干物流園區“互聯互通”工程,促進信息匹配、交易撮合、資源協同。(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中央網信辦、住房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鐵路局、民航局、氣象局、鐵路總公司、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