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20 15:36
來源: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2019年,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及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實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及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全面從嚴治黨,建設美麗廣州,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為核心,嚴格落實中央和省環保督察整改要求,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供堅實生態環境保障,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2019年,廣州市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氮進一步下降,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達到85%以上。力爭13個地表水水質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61.5%以上,喪失使用功能水體斷面比例為0;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穩定達標。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總量減排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確保我市生態環境安全。
一、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工作質量
1.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繼續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活動,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
2.抓好民主生活會整改落實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印發實施《中共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2018年度民主生活會整改落實方案》。落實《廣州市環境保護局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組織力提升”為主題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
3.抓好機關作風建設。實施《廣州市環境保護局開展模范機關創建活動工作方案》,以“當好‘三個表率’、服務‘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為主題開展模范機關創建活動。
4.抓好黨員管理教育。結合機構改革,進一步優化調整基層黨組織結構和配置,理順組織關系。創新黨員教育模式,推出一批優質“主題黨日活動”和精品黨課,用好網絡學習教育資源,開展環保系統讀書活動。做好黨員發展工作。
5.抓嚴抓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深入推進基層正風反腐專項治理、嚴守機構改革期間紀律、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展“小官巨貪”自查自糾和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等工作。抓早抓小,充分運用好“四種形態”,加強執紀監督問責。
二、強化源頭防治,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6.統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承擔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日常工作,組織落實《廣州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工作細則》,推進完成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年度任務。
7.完善生態保護紅線體系。按照國家、省的部署做好我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后續完善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印發實施《廣州市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實施方案》。適時啟動《廣州市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暫定名)》制定工作。
8.優化環保目標責任考核。印發實施《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修訂實施《廣州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組織開展我市2018年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工作。完善市一級綠色發展與環境競爭力評價常態化工作機制,繼續開展廣州市及各區環境競爭力評價,優化對外發布形式。
9.強化環保規劃引領。繼續組織實施《廣州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14-2030年)》《廣州市環境保護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廣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規劃》《廣州市水環境質量達標方案》《廣州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2017-2020年)》《廣州市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等。推進廣州市“多規合一”管理平臺業務協同。
10.深化環評制度改革。開展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組織“三線一單”編制工作。推進重點區域專項規劃環評。強化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制定重點行業環評審批工作指引。加強環評文件編制質量管理。
11.開展總量減排、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許可制改革工作。印發實施《廣州市2019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督促有關單位推進落實減排項目,完成年度減排目標任務。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我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質量核查、污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核算、普查成果總結與發布等工作,組織做好2019年國家版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工作。
三、深化污染防治,確保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12.鞏固燃煤整治效果。督促落實《廣州市煤炭消費減量替代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2019年煤炭消費量約減少95萬噸。完成20蒸噸/小時以上、65蒸噸/小時以下高污染燃料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改造,開展全市生物質鍋爐全覆蓋執法檢查。
13.深化移動源污染控制。督促落實《廣州市柴油貨車污染防治作戰方案2018-2020年》,開展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專項治理。落實《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劃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的通告》,建設登記管理系統,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監管。加強船舶燃油抽檢,抽檢船舶燃油不低于1000艘次。
14.強化揚塵污染控制。壓實監管責任,定期召開揚塵污染聯席會議,通過巡查、督查、約談等,督促各責任單位落實監管職責;用好管好揚塵監管APP,督促完成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建設工程揚塵在線監測設備聯網建設。
15.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分解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減排指標,完成機動車維修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整治,開展加油站在線監控系統建設。
16.強化污染天氣應對。修訂《廣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統一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建立完善應急減排措施和清單,實施“一廠一策”清單化管理。強化輕度以上污染聯動措施。
17.力爭考核斷面水質達到省年度考核要求。落實《廣州市水污染防治強化方案》,強化督導督辦和問題交辦,督促按計劃完成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任務,提高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繼續開展重點流域156條一級支流水質排名和城鎮污水處理廠監督性監測,推動流溪河和東江北干流(廣州)19條一級支流水質達到Ⅴ類,流溪河和東江北干流(廣州)137條一級支流水質均基本達到Ⅳ類以上,力爭13個考核斷面水質達到省年度考核要求。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