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19 09:0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春節前,中國固廢網梳理了康恒環境已在河南連下三城,接連斬獲鄲城縣、鄧州市、新鄉原陽縣等地垃圾焚燒項目,入手13億縣域垃圾焚燒項目,引起讀者對河南縣域級固廢市場的關注(相關新聞:在河南連下三城康恒環境開年拿下13億縣域垃圾焚燒項目),今日中國固廢網將繼續818垃圾焚燒發電“網紅大省”河南,誰在此地攻城拔寨、紛紛落子。
河南兩個半月啟動10余座垃圾處理項目,總投資超40億元
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11月中旬至2019年1月28日,短短的兩個半月,已有10余座垃圾焚燒項目評標工作結束,紛紛落戶河南下屬滑縣、商城縣、林州市、原陽縣、三門峽、鄲城縣、獲嘉縣、唐河縣、汝南縣等地,總投資超40億元,成為大規模建垃圾焚燒廠的典型省份!
一大批項目啟動招標、開建,這并非偶然,從去年11月份,河南四部委發布的全省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可看出“端倪”。規劃指出,到2020年,在全省形成“村收集、縣﹙市、區、鎮﹚轉運、集中焚燒處置”的城鄉生活垃圾區域收運和處理新模式,確保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達到全省生活垃圾量的50%以上,集中全力彌補垃圾焚燒能力不足。
在提升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方面,按照“省級統籌、市縣主體”的原則,在全省范圍內規劃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75個,全部建成后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約7.5萬噸/日。其中,2020年前計劃開工建設項目53個,合計處理能力5.1萬噸/日、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2021-2030年前預計開工建設項目22個,合計處理能力2.4萬噸/日、裝機容量約50萬千瓦。
不僅如此,據河南大河網2018年11月報道,河南省2019年將開工建設25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產后累計處置能力達到5.4萬噸/日,比現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規模提升了9倍。
四方面解析河南垃圾處理項目,縣域市場正在爆發
規劃既出,河南下屬的各縣市紛紛響應,從去年下半年,滑縣、商城縣、林州市、原陽縣、三門峽、鄲城縣、獲嘉縣、鄧州、新蔡縣、唐河縣、原陽縣、汝南縣等10余縣市,紛紛啟動項目招標工作,一大波垃圾焚燒廠等待開建。
接著,中國固廢網從分布區域、處理規模、中標企業及建設內容,具體分析上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從分布區域來看,這些縣域級項目分別位于安陽市、信陽市、林州市、三門峽、周口市、新鄉市、鄧州市、駐馬店市、南陽市等地,大多居于河南北部和西南地區。
較于其他地級市,新鄉、駐馬店則走在垃圾焚燒發電的前沿,分別開建2座垃圾處理工程,新鄉市下屬的獲嘉縣和原陽縣,一個是興建第二座垃圾填埋場工程,總有效庫容為130.63萬m3,另一個是在現有垃圾填埋場西南側,重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期建設規模為600噸/天,年處理量為21.9萬噸。在條件成熟時,適時啟動二期工程建設,二期新增建設規模為600噸/天,項目全部建成后,日處理規模達到1200噸/天,年處理量達到43.8萬噸。
駐馬店也是“不甘落后”,所屬的汝南縣和新蔡縣率先啟動招標工作,兩個項目選址均位于當地規劃的靜脈產業園內,不同的是汝南項目規劃設計的日處理規模較少,兩期處理量共計900噸/日。
從處理規模和投資額來看,這批新建的垃圾處理工程,處理規模不大,除了林州市、鄧州市、三門峽市以及滑縣之外,其余縣域級的項目,一期垃圾處理規模多在600噸/天,總投資2億-6億之間,三門峽項目投資規模最高,因為它是將前端的垃圾清運、環衛與后端的焚燒捆綁到一起,總投資超6億元。
為何縣域小規模的垃圾治理會火?中國固廢網認為:伴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美麗鄉村政策的要求,縣域經濟條件也在提高,人口越來越多,“垃圾圍城”現象逐漸凸顯,小規模縣域垃圾治理項目也在釋放,此次河南省大規模啟動縣域垃圾焚燒市場是最好的案例。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