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生態環境部長系列談之五: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時間:2019-02-02 09:54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19年1月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這是生態環境部組建后召開的第一次年度工作會,部長在會上都說了啥?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且看小編為您從兩萬字的講話中梳理出的部長講話“精華篇”。今日,請看第五篇——生態環境部部長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

國際國內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多重挑戰,具體體現在“六個性”。

一是思想認識上的搖擺性

部分地方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出現了弱化,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勁頭發生了松動,將經濟下行壓力簡單歸結于環境監管過嚴的模糊認識有所抬頭,放松環境監管的風險有所增加。

二是污染治理任務的艱巨性

隨著環境治理措施深入推進,越來越要啃硬骨頭,一些問題解決的難度在加大。特別是在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農業投入結構調整方面,部分地區仍對傳統產業存在路徑依賴,結構性污染問題依然突出。

三是工作進展的不平衡性

有的地方、有的領域環境治理基礎薄弱,工作難度較大。農村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農村人居環境仍然存在“臟亂差”現象。

四是工作基礎的不適應性

從工作能力上看,生態環境隊伍薄弱,尤其是基層專業人員嚴重缺乏。從工作方式上看,重行政手段輕經濟手段、重監管輕服務的問題依然存在,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從工作作風上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存在。

五是自然因素影響的不確定性

特別是大氣環境質量還明顯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現反復。

六是國際形勢的復雜性

受全球經濟放緩和治理體系調整的影響,一些發達國家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動力開始顯現不足。

在正視困難和挑戰的同時,我們更要在“危”中尋“機”,分析并把握好機遇和有利條件,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謀劃做好各項工作。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敢于較真碰硬、說到做到的權威。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這為我們推進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和根本政治保障。

二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相輔相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任務。推進這些工作,將進一步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發揮重要促進作用。

三是宏觀經濟和財政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

近年來中央持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資金保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解決好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些部署為加快推進生態環保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較好的宏觀政策環境和社會預期。

四是體制機制改革紅利惠及生態環境保護

隨著生態環境機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省以下環保機構垂改等改革陸續到位,將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系,暢通監管體制機制,夯實基層監管執法能力,再加上生態文明建設其他多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將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的體制機制保障。

總的來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

延伸閱讀:

生態環境部長系列談之一: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生態環境部長系列談之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展

生態環境部長系列談之三: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改革創新

生態環境部長系列談之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生態環境部長系列談之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策略和方法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