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05 09:53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李曉佳 程云 井媛媛
有人評價2018年對于環境產業來講是“多事之秋”。這一年是產業的嚴峻考驗年,也有人認定這一年是產業大浪淘沙的必經年,一部分企業在這個過程中退出,一部分企業在過程中不斷完善、探索,也有一部分企業不斷崛起、壯大……..
中國水網梳理了2018年環境產業十大新聞,嘗試對新聞可能揭示的產業發展問題和方向,做了相應的點評,并作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以期對產業2019年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生態文明歷史性寫入憲法,生態環境部應運而生,自然資源部同期組建……環境監管迎來大統一
事件:
2018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的一年,國家層面各項政策緊鑼密鼓地落實到位。
3月,生態文明被歷史性地寫入憲法(詳情請點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表決通過 生態文明寫入憲法)。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組建新的自然資源部,同時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將原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及其他六個部委的相關職責整合了起來(詳情請點擊 國務院機構改革: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大部制”新使命)。4月,大部制改革靴子最終落地,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并對外公布部門職責,31個省市環保廳也紛紛掛牌成立。李干杰任黨組書記、部長。5月, 2018年史上最高規格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詳情請點擊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釋放四大新信號)。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環境政治意義的強調。
點評:
一系列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在年初便敲定落實,充分體現黨和國家搞好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兩山論”的強大決心。
大部制改革的落實,強化了系統全面的環境管理,同時實現生態與環境統一,改變以往“九龍治水、各自為政”尷尬現象。由統一部門對生態環境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統一管理,是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更高要求。不僅有利于環境治理效果的改善,而且也是落實綠色發展、落地“兩山論”的必要路徑。
生態文明建設是系統工程,在以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為基礎的社會發展大框架下, 環境執法的準確度和平衡度在之后的政策中被進一步強調。我國的各項工作也都圍繞這一大框架展開。如對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以及用價格機制推動綠色發展等政策的出臺。這其中,也包括對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引導,以及對民眾普遍關注的垃圾分類、農村環境治理、黑臭水體治理、大氣污染治理等市場領域的重視和推進等等。這些也在下文中有詳細的闡述。
從國家頂層設計層面來講,為更好地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統籌推動綠色發展戰略,環境管理的頂層設計與管理職責也正在發生變化??梢钥隙ǖ氖牵磥淼纳鷳B環境部不僅僅是環保的綜合管理部門,同時也應該是支撐綠色發展和落“兩山論”的主導力量。(詳情請點擊 傅濤:生態環境部應成為落地“兩山論”的主導部門)
未來如何更好落實“兩山論”,將成為環境產業的最根本發展方向。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博士首創的《兩山經濟》也在2018年正式出版(詳情請點擊:《兩山經濟》自序 | 在綠水青山的增量之中獲取金山銀山),他在書中提出了兩山經濟及所屬的四大價值規律,為“兩山論”落地提供可借鑒的思路和案例建議。
政策建議:
第一、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同時也是動力因素。新時代下,環境產業需要從過去的成本中心向價值中心轉型,環境管理職能亦是如此。未來的環境管理職能應該更多地將一些綜合性的職能注入到生態環境部,融合經濟手段、行政手段、產業手段等綜合性手段,促進產業發展,這也會對環境產業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第二、我們認為,在未來政府的結構體系之下,一定要有相應的部門來承擔綠色發展、承擔落地“兩山論”的基本職責。生態環境部作為目前唯一以“生態”命名的機構,應不僅僅是把環境保護的職能大統一,不僅僅是一個經濟的制約部門、發展的制約部門,更多的是一個促進部門,是在統一的基礎上為綠色發展的落地,為“兩山論”實踐提供有益的管理、指導和促進作用的部門。
二、東方園林最慘“發債門”推倒一連串多米諾骨牌,產業深層次危機浮出水面,環保股集體從仙界跌回凡間
事件:
2018年5月21日,東方園林發布公告稱,原計劃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券,實際發行規模僅0.5億元。此事不僅成為東方園林2018年一系列危機的導火索,也引發了極強的“多米諾效應”,成為2018年環境產業深層次危機暴露的標志性事件。
深陷“發債門”后,東方園林股價連續受到重挫,且大股東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雖然內在原因各有不同,但神霧環保、盛運環保等環保企業都先后被爆出資金鏈問題等經濟危機。環保股一度遭遇急速下跌,一份各行業2018年指數漲跌幅圖表顯示,環保行業漲幅為-48.2%,畫面著實有些慘淡。
一系列的資金問題,也引發眾多國資對民營上市企業的“接盤”(詳情請點擊 11個月11起!2018年“國資系”大舉接盤民營環保上市企業),其中,東方園林擬受讓公司不超過總股本5%的股份,盈潤匯民基金成為其的戰略股東(詳情請點擊 東方園林絕地逢生,獲國資不超5%參股)。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內還有10多起國資收購環保民營上市公司的案例發生?!皣M民退”問題成為行業熱議話題之一。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