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21 10:44
來源:四川省環境廳
問責情況:經核實,該企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及時整改,不存在涉及反饋問題的環境違法行為,企業屬地政府及相關部門不存在履職不到位的問題,無追責問責情況。在此期間各鎮鄉、各部門履職到位,無追責問責情況。
信息公開:該點位整改進展情況已于2018年10月31日在德陽市環保局官:http://www.dyhb.gov.cn/show.asp?id=3800進行信息公開。
四、德陽綿竹市新市鎮四川龍蟒化工有限公司龍蟒化工(新市基地)新市鎮白廟村9組磷石膏堆存場
編號:F3AA1A0000M-DYS-MZS-XSZ-Z004
主要問題:距離綿遠河300米內存在約980萬立方米磷石膏渣場。
清理情況:四川龍蟒集團有限公司新市鎮白廟村堆場位于綿竹市新市工業集中發展區(A區)內,為在用堆場,該堆場占地面積1300畝,總堆存量980萬立方米。該堆場按使用進度分區建設,按5‰的坡度進行場地平整、覆土、壓實,再鋪土工布,土工布上鋪厚度為1.5毫米的土工膜。堆場周邊50米采用兩布夾一膜形式防止堆場垮塌。堆場中間每隔25米設置一條滲液溝,四周設置浸出液收集溝、收集池,浸出液收集后泵回磷化工公司生產系統再使用。為防止渣場浸出水對地下水造成影響,在渣場南北面共設置五口監測井,由資質單位每季度取樣進行監測。
2017年7月,四川龍蟒集團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編制了《四川龍蟒磷化工(新市基地)新市鎮白廟村磷石膏渣場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并進一步完善了堆場“三防”措施,實施深度治理,包括新建和完善堆場檔墻;新建滲濾液收集溝、收集池、鋪設土工布和防滲膜、覆土綠化等措施,進一步消除磷石膏堆存的污染隱患。同時,建成并投運5條石膏運渣皮帶,廢渣直接由渣庫輸送至堆場,停止使用汽車轉運,杜絕了廢渣散落對路面、水體的影響。另外,堆場新設置1個60000立方米和1個5200立方米的滲濾液收集池,滲濾液全部泵回磷化工公司生產系統再利用。該堆場治理投資約1000萬元,相關整治工作已于2017年12月完工,并通過了專家核查驗收。
目前四川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磷石膏消納能力僅能滿足每年新產生磷石膏,后續還將加緊磷石膏綜合利用能力建設。
溯源情況:經核實,2011年2月21日,鈦業公司部分堆場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證(證號:竹國用(2011)第00261號);2011年3月16日,以“新增渣場技術改造工程”在綿竹市經濟局備案(備案號:川投資備(51068311071902)0044號);2011年3月22日,綿竹市規劃局同意選址;2012年1月10日綿竹市水務局出具了《關于四川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渣場技術改造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定評價報告的批復》(竹水務函〔2012〕5號);2011年5月25日,綿竹市環境保護局以《關于對四川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渣場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竹環建管函〔2011〕54號)同意建設。堆場由武汶科夢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進行設計,2011年6月開始建設投入試使用;綿竹市環保局于2012年1月23日予以環保驗收(竹環驗〔2012〕07號)。
2011年2月21日,磷化工公司部分堆場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證(證號:竹國用(2011)第00262號);堆場屬于“災后異地重建50萬噸/年磷酸鹽基地技術改造項目”附屬工程,2010年6月11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關于四川龍蟒磷化工有限公司災后異地重建50萬噸/年磷酸鹽基地技術改造項目的批復》(川經信審批〔2010〕267號)同意核準建設;2009年6月8日,四川省環境保護廳以《關于德陽龍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災后異地重建50萬噸/年磷酸鹽基地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川環審批〔2009〕330號)同意建設。2010年1月,該堆場與磷化工公司災后異地重建50萬噸/年磷酸鹽基地技術改造項目主體工程同期建設,2012年6月投入試運行,四川省環境保護廳于2014年1月8日進行了環保驗收(川環驗〔2013〕301號)。
處罰情況:2017年至今,綿竹市環境保護局共對四川龍蟒磷化工有限公司下達處罰決定1起。2018年4月13日,在未辦理相應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的情況下,私自將辦理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并通過驗收的50萬噸/年磷酸鹽生產項目和6萬噸/年合成氨項目分別擴產至80萬噸/年和10萬噸/年,市環保局對其處以90萬元罰款。
問責情況:針對磷石膏堆場環境問題,我市由市紀委監委對相關部門、干部履職情況進行問責。2017年,共問責領導干部12人,其中:正科級領導2人,副科級領導6人,科員3人,其他1人。處理方式包括:通報5人,誡勉4人,行政記過1人,行政警告1人,黨內警告1人。2018年,黨內警告正科級領導干部1人。
信息公開:該點位整改進展情況已經在德陽市環境保護局官方網站縣區動態2018年7月6日進行信息公開。
相關新聞: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