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26 17:26
來源:東旭藍天
近日,東旭藍天全資子公司東旭鴻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大藍天”戰略部署,布局環保新興領域,先后與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大連海川博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技術合作協議。
為東旭藍天在環保技術研發、裝備制造、技術服務領域的戰略布局,東旭鴻海在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環境綜合治理等環保核心細分領域具備優秀的市場拓展能力和高精尖人才儲備能力。憑借其突出優勢,東旭鴻海在環保高新技術研發方面積極開展合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與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達成戰略合作
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擁有水污染環境治理技術、氣體處理和固體廢物處理技術,科研力量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專業門類齊全,實驗室基礎設施完備。其中,“環境/生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擁有工業生態與環境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工業生態與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此同時,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先后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特色專業及遼寧省一級重點學科。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已成為我國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和高層次人才集聚的重要基地。
經前期充分調研及深入交流,東旭鴻海與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立環境污染控制實驗室。實驗室將以東旭藍天環保領域業務拓展需求為工作重點,致力于環境保護前沿技術研制、項目開發,雙方也將共同推動相關環保技術成果逐步實現產業化。
與大連海川博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技術合作
11月,東旭鴻海與大連海川博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原則,開展長期緊密合作,旨在促進環保技術迭代優化,助力市場推廣,進而全面提升其在廢水綜合處理領域的技術實力和行業影響力。據悉,大連海川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低能耗厭氧氨氧化脫氮技術”、“催化臭氧氧化技術”和“有機廢棄物沼氣化、肥料化與零排放集成技術”產業化成套技術。
近年來,東旭藍天十分注重科技研發,開拓并深化與大學、大院、大所、央企合作對接的新領域、新途徑、新方式,借助高校的科研實力不斷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三季報顯示,東旭藍天研發費用達2200萬元。此前,東旭集團先后已經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秉持“讓天更藍,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愿景,東旭藍天以環保新能源綜合服務戰略為指導,在環保領域先后中標廣東海豐縣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縣捆綁項目、河南信陽市明港鎮水環境生態恢復提升項目、江西新余市分宜工業園區城東污水處理廠項目等。本次與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大連海川博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將有力提升東旭藍天在環保領域的科技競爭力。
東旭藍天是國內A股主板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新能源和生態環保。公司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環保新能源綜合服務商。公司專注于在特定區域內打造優質生態環境,并提供多能互補、發配售一體、冷熱電聯供的智慧能源,通過環保、新能源兩個綠色產業協同開發帶動,提供一攬子綠色發展解決方案。
相關鏈接: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