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21 11:14
來源: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
日前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開展《河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示,公開規劃概況及環境影響評價相關信息,征詢公眾意見。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國家能源局、環保部、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規〔2017〕2166號)要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住建廳、省環保廳、省國土廳編制了《河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并開展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規劃期限為2018年—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8年—2020年,中遠期為2020年—2030年。
規劃目標提出,到2020年,各省轄市中心城區和部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超負荷運行問題突出的縣(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2萬噸/日以上,總裝機規模約60萬千瓦,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40%以上。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焚燒發電為主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具備條件的省轄市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4萬噸/日左右,總裝機規模約160萬千瓦,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能力比例達到70%左右。
重點任務是加快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和城鄉生活垃圾收運一體化工作,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實現生活垃圾終端處理方式由填埋為主向焚燒為主的多元化處理方式轉變,全面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水平。
在提升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方面,按照“省級統籌、市縣主體”的原則,在全省范圍內規劃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75個,全部建成后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約7.5萬噸/日。其中,2020年前計劃開工建設項目53個,合計處理能力5.1萬噸/日、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2021-2030年前預計開工建設項目22個,合計處理能力2.4萬噸/日、裝機容量約50萬千瓦。
在健全收運體系方面,到2020年底,全省所有省轄市城區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計劃新增垃圾轉運能力2萬噸/日,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收集;到2030年,全省設市城市和縣城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計劃新增垃圾轉運能力3.5萬噸/日,全面建立起“村收集、鎮運輸、市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模式。
公示內容稱,《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充分考慮規劃實施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提出了優化調整建議及環境保護措施,確保規劃實施不突破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有關單位和個人可采用實名制形式,通過電話、傳真、電子郵件、信函或來訪等方式,向此次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單位提出具體意見和建議。(河南政府網)
具有內容如下:
關于開展《河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示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國家能源局、環保部、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規〔2017〕2166號)要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住建廳、環保廳、國土廳編制了《河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并開展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等相關規定,現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相關信息進行公示,征詢公眾意見。
一、規劃概況
規劃名稱:河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
規劃范圍:河南省全境
規劃期限:2018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8年-2020年,中遠期:2020年-2030年。
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及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深入貫徹實施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工作部署,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為目標,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主要任務,科學規劃、統籌布局,著力建設一批技術先進、資源集約共享、環境友好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河南奠定堅實基礎。
規劃目標:到2020年,各省轄市中心城區和部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超負荷運行問題突出的縣(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2萬噸/日以上,總裝機規模約60萬千瓦,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40%以上。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焚燒發電為主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具備條件的省轄市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4萬噸/日左右,總裝機規模約160萬千瓦,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能力比例達到70%左右。
重點任務:加快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和城鄉生活垃圾收運一體化工作,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實現生活垃圾終端處理方式由填埋為主向焚燒為主的多元化處理方式轉變,全面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水平。
(1)提升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按照“省級統籌、市縣主體”的原則,在全省范圍內規劃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75個,全部建成后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約7.5萬噸/日。其中,2020年前計劃開工建設項目53個,合計處理能力5.1萬噸/日、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2021-2030年前預計開工建設項目22個,合計處理能力2.4萬噸/日、裝機容量約50萬千瓦。
(2)健全收運體系。到2020年底,全省所有省轄市城區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計劃新增垃圾轉運能力2萬噸/日,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收集;到2030年,全省設市城市和縣城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計劃新增垃圾轉運能力3.5萬噸/日,全面建立起“村收集、鎮運輸、市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模式。
(3)加大存量設施治理。加強對現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監管治理,對于庫容已經飽和的填埋場,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封場。鼓勵建立生活垃圾焚燒-填埋聯動機制,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通過摻燒的方式逐步消除存量垃圾,釋放填埋和堆放空間。對設備老化、排放不達標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應立即進行更新改造,盡快達到標準規范要求。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