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06 10:07
來源:鐵漢生態
導讀:“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們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在近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十分重要的講話,不僅為民營經濟打氣撐腰,還給民營經濟發展開出良方,拿出政策“大禮包”,包括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等六項舉措,助民營經濟走向更廣闊舞臺。
習近平主持召開民企座談會:
支持民企發展并走向更加廣闊舞臺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舞臺。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并指出當前要抓好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等方面政策舉措落實。
國務院:發布基礎設施補短板指導
意見,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這是繼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后,國務院發布的重磅文件。此次《意見》明確了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圍繞打好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補齊鐵路、公路、水運、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城鄉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領域短板,加快推進已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項目建設。加快項目審核進度,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快推進前期工作,推動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銀保監會:小微企業、民營企業
金融服務取得階段性進展
日前,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銀行高管在回應企業融資熱點問題時表示,隨著一系列旨在緩解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政策陸續出臺,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取得階段性進展。據介紹,目前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余額已達30.4萬億元,增長幅度還在不斷上升。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過8.9萬億元,同比增長19.8%,較各項貸款同比增速高7個百分點,有貸款余額的戶數超過1600萬戶,同比增加406萬戶。貸款利率方面,18家主要商業銀行三季度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6.23%,較一季度下降0.7個百分點。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強化制度建設、加強公司治理、提高市場透明度、完善法制建設、加強對投資者保護等將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下一步重點。
2018年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名單公布,財政支持每城市6億
日前,按照《財政部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的通知》,經過專家評審,財政部發布2018年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競爭性選拔結果公示,擬將得分前20名的城市確定為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包括:九江、沈陽、長春、馬鞍山、開封、宿州、青島、長治、漳州、邯鄲、信陽、臨沂、淮安、福州、廣州、重慶、內江、昭通、菏澤、咸寧。對于入圍的城市,中央財政每城市支持6億元。入圍城市要結合實際創新投融資模式,視情況規范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廣東:今年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
編制,至2020年基本完成村莊規劃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召開廣東省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會。據廣東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廣東全省57個縣(市)有12個編制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45個正在編制,7509個行政村編制完成村莊規劃。據介紹,今年底前廣東省將完成各級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到2020年基本完成村莊規劃和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在強化規劃先行的同時,廣東省加快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目前全省共有108841個自然村啟動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其中2277個省定貧困村已有94.11%的自然村基本完成環境整治,到2020年年底前,全省村莊基本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面,各地以縣為單位連片建設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截至上半年,全省有40%的自然村實行了雨污分流,有29%的自然村建有污水處理設施。
匯編自:國務院、銀保監會、財政部、新華社、南方網等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