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05 14:2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某居民
編者按:近日,投資額18.9億的海淀區寶山綜合處理廠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公示開始,引發周圍居民反對聲音。近日,中國固廢網收到一封投稿,對該項目動態進展進行總結分析,詳情如下。
9月19日,投資額18.9億的海淀區寶山綜合處理廠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簡稱“穩評”)公示開始,公示期自公告起10個工作日。
垃圾廠項目概況
項目建設地點: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寶山村。
項目建設單位:北京綠海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
建設規模及建設內容:本項目建設規模為生活垃圾壓縮轉運1800t/d;餐廚垃圾處理300t/d;廚余垃圾處理300t/d;糞便處理1600t/d;污水處理3500t/d;停車樓(550輛環衛車輛)等。
8萬人投票、2千人現場表達反對
公示期引發擬建垃圾廠周邊民眾大規模維權行動。在公示期,便有不少居民投票反對建設寶山垃圾廠。10月下旬,又有近 2000人去公示負責機構辦公地點現場表達反對建垃圾廠的意見。
據了解,民眾由于不確定以上反對意見是否可代表民調、又是否有效,在穩評結果尚未公布時,由民眾發起的維權行動仍在持續,并有愈演愈烈之勢。
公示期內,8萬人投票反對建設寶山垃圾廠
10月下旬,近2000人前往公示負責機構反對建設寶山垃圾廠
持反對意見民眾的幾個困惑點
選址處于北京市重要通風走廊植物園-西五環風道正中間,距離西山八大處景區直線距離3.5公里,與香山和玉泉山的直線距離6公里。地勢高緊鄰永定河引水渠120米,距離田村山水廠不到1公里,垃圾綜合處理廠方圓3公里為居民密集居住區。選址相當于在居民密集區中間、四環與五環之間的空白區,建設一個大型垃圾處理設施;垃圾廠選址存在較大爭議。
大量反對民眾表示,在該項目公示前,并不知道海淀區計劃在與石景山交界處籌建垃圾廠;而在維評公示前,海淀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小區接到過調查通知。另一方面,有機構表示曾安排過調研。
民眾意見是否影響穩評結果、該垃圾廠未來走向如何,目前并無最終定論。該垃圾廠選址卻透露出,在目前人口結構和消費習慣下,盡管全國垃圾產生量趨于穩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斷提升,然而垃圾圍城依然存在,城市垃圾處理面臨非常多的現實問題,比如民眾大規模對抗選址對項目進展的影響、城市跨區垃圾規劃管理、城市垃圾處理的未來出路等。隨著北京不斷增長的人口基數、城市建設水平越來越高,北京的垃圾圍城現象是全國各大城市的一個縮影。
北京面臨的垃圾圍城
2009年至2016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從96%左右提升至100%,生活垃圾實際處理量從600萬噸/年大幅增長至800多萬噸/年。
2017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孫新軍介紹,由于處理設施選址難、建設周期長等問題,目前本市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與垃圾產生量的快速增長相比仍存在差距。現在投運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大都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尤其是阿蘇衛、安定等填埋場,處理能力比設計能力翻了一番多,處理能力與產生量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緊平衡”狀態。
與此同時,伴隨生活垃圾產生量和環衛市場化進程加快,原有垃圾收轉運系統處于急需升級改造擴容或重新規劃的狀態,從垃圾收集到終端處理廠(填埋或焚燒)的運輸問題也急需被解決。假如只通過小噸位垃圾收運車輛實現從收集端到處理端的全程垃圾運輸,運營費用將構成整個垃圾處理鏈條中的重要支出,中轉站的重要性被提上日程。伴隨城市規模極速擴張,垃圾中轉站選址將成為難題。
壓力之下,海淀區在居民密集區選址?
盡管未來垃圾產生量趨于穩定,海淀依然為優化本區其它垃圾處理設施布局,將大型垃圾處理廠選址寶山。
1月,海淀區發改委官網信息顯示:為實現海淀南部地區垃圾處理的多功能集成,改善五路居垃圾壓縮轉運站、巴溝、四季青糞便消納站周邊環境,海淀區發展改革委對海淀區寶山綜合處理廠項目進行現場路勘,并召開評審會。
本文希望通過信息公開追蹤更多垃圾廠進展時發現,海淀區發改委網站已關停并遷移融入海淀區政府官網;在試圖通過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網站搜索信息時發現,網頁無法打開。
如建成,全區60%垃圾壓縮任務將在寶山實現
根據海淀區發改委網站信息披露,五路居、巴溝、四季青的垃圾有望被轉移至寶山完成進一步消納,而并非對原有基礎設施進行改建;糞污處理壓力也將通過設施外遷進而得以緩解。
該垃圾廠擬建垃圾壓縮轉運量1800t/日,折合66萬噸/年;而2016年海淀區垃圾處理量為103萬噸/年,按照近些年生活垃圾處理量處于穩定狀態推算,則海淀區60%生活垃圾都將經此轉運站進進出出并被終端垃圾處理設施。該垃圾處理廠還計劃同步建設餐廚廠、廚余廠,餐廚廚余通常采用厭氧消化技術。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