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18 09:1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1新建項目
新建項目一期總投資54738.30萬元,二期總投資11814.84萬元,合計總投資66553.14萬元。具體投資數據如下:
(1)根據《武威市涼州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期利息根據資金籌措進度核算后得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投資59937.03萬元,其中:一期投資48122.19萬元,二期投資11814.84萬元。詳見下表1。
表1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匯總表
(2)根據《武威市涼州區餐廚垃圾綜合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期利息根據資金籌措進度核算后得出,餐廚垃圾綜合處理項目總投資6616.11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6482.70萬元,建設期利息133.41萬元。
2存量項目
本項目存量項目包括醫療廢棄物處理項目和垃圾填埋場項目。根據初步資料:
醫療廢棄物處理項目(含改造投資):根據竣工驗收報告,項目審計投資額為1176.7萬元,具體資產評估價以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并根據武威市國資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結果為準;
垃圾填埋場項目: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估算投資額為5412.16萬元,具體資產評估價以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并根據武威市國資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結果為準。
存量項目資產評估價合計暫定為6588.86萬元,具體以武威市國資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結果為準。
3項目投資數據小計
新建項目一期總投資54738.30萬元,二期總投資11814.84萬元,合計總投資66553.14萬元;涉及存量資產評估價合計6588.86萬元;一期新建投資及存量資產總投資估算合計為61327.16萬元。具體投資如下表2:
表2:項目投資數據表
三、產出說明
(1)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煙氣凈化系統采用SNCR+半干法(Ca(OH)2溶液)+干法(Ca(OH)2干粉)+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的工藝,其煙氣排放指標達到《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中相關要求,并適當超前。本項目焚燒垃圾產生的飛灰在廠內經穩定和固化處理后運輸至現有填埋場進行填埋,爐渣填埋或運到廠外進行綜合利用;垃圾滲濾液處理廠處理規模為450噸/日,處理后出水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中的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補充水標準,回用于冷卻塔補水。
(2)餐廚垃圾綜合處理項目采用厭氧發酵技術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餐廚漿液通過高溫蒸煮后,進行分離油、水和固體部分,分離出來的粗油脂可直接出售;水相自流至均漿罐;固液分離出的雜質送至焚燒廠焚燒處理,分離出的水相同餐廚垃圾經過三相分離出來水相一同進入均漿罐均質,然后泵送至厭氧消化系統;沼液進入園區垃圾滲濾液處理廠集中處理,達標后園區綜合回用,沼氣垃圾焚燒發電系統。
(3)醫療廢棄物處理項目采用高溫蒸汽滅菌+破損+衛生填埋的工藝對武威市三縣一區的醫療廢棄物進行處理。
(4)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運營及擴建旨在對收集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垃圾堆放對周圍環境、地表水、地下水帶來的污染,營造生態文明的生活環境。
四、特許經營期限
根據本項目的特點及財政收支情況,本項目特許經營期限設置為30年,其中,餐廚垃圾綜合處理項目建設期1年,運營期29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期2年,運營期28年;存量醫療廢棄物處理項目和存量垃圾填埋場項目運營期30年(若實際垃圾填埋場使用年限少于30年,垃圾填埋項目經營期提前結束,項目公司將填埋場封場后提前移交政府方)。
新建項目如建設期延長或縮短,則特許經營期限相應調整,運營期保持不變。五、項目運作方式
本項目是一個綜合性工程,項目內容包括新建及存量項目,在操作時基于項目的類別進行區分。
對于新建項目,采用“建設—運營—移交” BOT 模式,項目公司負責投融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和移交,在運營期內,政府根據合同約定向項目公司支付服務費;服務期滿,項目公司以約定條件將項目設施完好、無償移交給區環衛所或政府指定機構。
對于存量項目,采用“轉讓—運營—移交” TOT 模式,醫療廢棄物處理項目直接按照資產評估價格轉讓給項目公司進行運營、維護;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由政府負責投資建設,竣工驗收合格后,按照資產評估價格轉讓給項目公司進行運營、維護。服務期滿,項目公司以約定條件將項目設施完好、無償移交給區環衛所或政府指定機構。
由區環衛所依照法定程序選定優秀的社會資本,由社會資本出資組建項目公司。
項目公司在合作期內負責本項目的投融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和更新改造項目設施和設備采購。在運營維護期內,項目公司通過獲取服務費和售電收入、餐廚垃圾處理副產物銷售收入方式收回投資,并實現合理的投資回報,運營服務費將納入跨年度的財政預算。合作期屆滿時,項目公司將本項目設施無償、完好地移交給項目實施機構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機構。
六、投標人資格條件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